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诈骗罪的定义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11 09:47:53
诈骗罪的定义明确,其相关法律条款详细规定了诈骗罪的刑罚、数额认定标准以及其他相关规定。而诈骗罪的处罚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同时还涉及数额认定标准、其他情节认定、从宽处理情节、共同犯罪认定以及未遂认定等方面的详细法律条款。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诈骗罪”的相关问题。

2024年诈骗罪的定义是什么?

  诈骗罪的定义及相关详细法律条款如下:

  一、诈骗罪的定义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二、诈骗罪的相关法律条款

  1. 诈骗罪的刑法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 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罪的其他相关规定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诈骗近亲属的财物,近亲属谅解的,一般可不按犯罪处理。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对于诈骗罪的处罚,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具体规定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诈骗罪会受到什么处罚?

  诈骗罪会受到的处罚及相关详细法律条款如下:

  一、诈骗罪的处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于诈骗罪的处罚,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具体规定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二、诈骗罪的数额认定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需要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三、诈骗罪的其他情节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四、诈骗罪的从宽处理情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4、被害人谅解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五、诈骗罪的共同犯罪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六、诈骗罪的未遂认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2、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3、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对于诈骗罪的处罚,依据诈骗数额和情节的不同,具体规定如下:

  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需要注意的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

  诈骗公私财物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标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酌情从严惩处:

  1、通过发送短信、拨打电话或者利用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发布虚假信息,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的。

  2、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医疗款物的。

  3、以赈灾募捐名义实施诈骗的。

  4、诈骗残疾人、老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人的财物的。

  5、造成被害人自杀、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

  诈骗公私财物虽已达到本解释第一条规定的“数额较大”的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且行为人认罪、悔罪的,可以不起诉或者免予刑事处罚:

  1、具有法定从宽处罚情节的。

  2、一审宣判前全部退赃、退赔的。

  3、没有参与分赃或者获赃较少且不是主犯的。

  4、被害人谅解的。

  5、其他情节轻微、危害不大的。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

  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利用发送短信、拨打电话、互联网等电信技术手段对不特定多数人实施诈骗,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1、发送诈骗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2、拨打诈骗电话五百人次以上的。

  3、诈骗手段恶劣、危害严重的。

  实施前款规定行为,数量达到前款第(一)、(二)项规定标准十倍以上的,或者诈骗手段特别恶劣、危害特别严重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其他特别严重情节”,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诈骗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费用结算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以上则是关于“诈骗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签合同的哪些行为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合同诈骗罪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的规定进行认定和处罚。该法条详细列举了合同诈骗罪的五种情形,并规定了相应的刑罚。关于“签合同的哪些行为会构成合同诈骗罪...
    时间:2024.12.02
  • 2025年合同诈骗罪立案标准是啥?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根据法律的规定,对于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
    时间:2024.12.01
  • 合同违约等同合同诈骗罪吗?
    合同违约不等同于合同诈骗罪。合同违约主要属于民事纠纷范畴,而合同诈骗罪则是刑事犯罪行为,两者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关于“合同违约等同合同诈骗罪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4.11.23
  • 合同诈骗罪的证据包括哪些?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侵犯了合同他方当事人的财产所有权和市场秩序。接下来法头条将在本文将为您介绍“合同诈骗罪的证据包括哪些?”的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1.14
  • 2024年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怎么判?
    房屋买卖合同诈骗为严重刑事犯罪,量刑依多重因素评估:性质、情节、金额、社会危害及悔罪表现。轻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罚金;重大者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并处罚金;特别巨大或情节严重者,十年以上至无期,罚金或没收财产。量刑依据案件实际和法律规范确定。关于“2024年房屋买卖合同诈骗罪怎么判”的问题,下面法...
    时间:2024.11.08
  • 2024年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在现实生活中,采用欺骗的行为,向银行或者其他一些金融机构进行贷款,然后占为己有,这种行为就已经构成了贷款诈骗罪。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究。关于“2024年贷款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09.10
  • 2024年骗婚属于诈骗罪的一种吗?
    骗婚行为被视为诈骗罪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具体案件的定性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案件情况来综合判断。同时,骗婚行为还可能涉及其他法律问题,如婚姻无效或可撤销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婚姻存在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或未到法定婚龄等情形,可以被认定为无效婚姻。而如果一方因受胁迫而结婚或...
    时间:2024.09.06
  • 2024年起诉诈骗犯需要什么证据_2024年起诉诈骗罪属于什么类型案件
    不同类型的诈骗罪案件所需的证据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应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来收集和提供证据。同时,在收集证据过程中应确保证据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以便在诉讼过程中充分发挥证据的作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起诉诈骗犯”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8.30
  • 2024年合同诈骗的处罚_2024年合同诈骗和诈骗罪的处罚区别
    2024年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量刑区别主要在于犯罪行为的特定背景和量刑的具体标准上。在处理具体案件时,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进行准确判断和适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合同诈骗”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8.28
  • 2024年合同诈骗_2024年合同诈骗和诈骗罪区别
    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在侵犯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认定数额标准及法律依据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准确区分两罪,以确保法律的正确适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合同诈骗”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8.2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