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起诉诈骗犯需要什么证据_2024年起诉诈骗罪属于什么类型案件
2024年告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
在2024年,告诈骗罪需要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这些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具体证据类型如下:
一、物证
物证是指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和痕迹,如作案工具、赃款赃物、指纹、脚印等。这些物品和痕迹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证明诈骗行为的发生。
二、书证
书证是指以其记载的内容和反映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书面材料或其他物质材料。在诈骗罪案件中,书证可能包括合同、协议、账单、收据、银行流水等,这些文件能够证明诈骗行为的存在以及涉案金额的大小。
三、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所了解的案件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在诈骗罪案件中,证人可能是诈骗行为的目击者、知情者或受害者,他们的证言对于证明案件事实具有重要意义。
四、被害人陈述
被害人陈述是指刑事被害人就其受害情况和其他与案件有关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在诈骗罪案件中,被害人的陈述能够直接反映诈骗行为对其造成的损害,是认定诈骗事实的重要依据。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是指他们就有关案件的情况向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所作的陈述。这些供述和辩解可能包含承认犯罪、否认犯罪或辩解罪轻的内容,对于认定诈骗事实具有关键作用。
六、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是指受公安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的鉴定人,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定后作出的书面结论。在诈骗罪案件中,鉴定意见可能涉及对涉案物品的价值评估、对电子数据的鉴定等,这些结论对于认定诈骗事实和涉案金额具有重要意义。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这些笔录是办案人员依照法定程序对案件相关物品、现场等进行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后所作的客观记载。这些笔录能够固定证据及其所表现的各种特征,供进一步研究分析使用。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视听资料、电子数据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在诈骗罪案件中,这类证据可能包括电话录音、聊天记录、监控录像等,能够直观地反映诈骗行为的发生过程。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起诉诈骗罪属于什么类型案件?
起诉诈骗罪一般属于刑事案件。诈骗罪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这类案件由公安机关管辖,并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具体来说,诈骗罪的案件类型及特点如下:
一、案件类型
诈骗罪属于经济犯罪案件,更具体地说,它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因此也属于侵犯财产的案件类型。
二、案件特点
主观要件: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侵害他人财物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客观要件: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欺诈方法可以是虚构事实,也可以是隐瞒真相。
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即被害人对其财物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以上则是关于“起诉诈骗犯”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网络时代,开设赌场的形式愈发多样,其中网络开设赌场因其隐蔽性、传播广等特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与经济稳定。2025年,关于网络开设赌场在法律层面有着明确且细致的规定,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8.12
-
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和社会公众法律意识的提高,对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加大。本文详细介绍了2025年侵犯个人隐私的法律判罚标准和投诉途径,希望能够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法律权益和维权方式。...时间:2025.08.10
-
取保候审后的法律后果及坐牢几率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院的最终判决。而取保候审期间手机是否会被监控,则取决于案件的性质和司法机关的判断。在面临取保候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应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工作。...时间:2025.08.09
-
近日,江苏扬州一三甲医院医生在小区内持弓箭射杀流浪猫的事件引发社会热议。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射杀流浪猫与持有弩箭的合法性边界,结合现行法规与司法实践,探讨行为定性及法律后果。...时间:2025.08.08
-
在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的当下,帮信罪成为司法领域的高频词汇。其中,不知情情况下涉及帮信行为的处罚标准备受关注,这不仅关乎个人权益,也考验着法律的公正与严谨。下面,我们将依据2025年相关法律规定进行深入剖析。...时间:2025.08.07
-
借了不正规网贷,在遭遇违法违规行为时完全可以报警。但报警只是维权的第一步,还需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妥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不幸陷入此类困境,不要惊慌失措,及时采取行动,依法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个人权益。...时间:2025.08.07
-
身份证号码是公民身份的法定标识,承载着个人基本信息与法律权益。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身份证号码的泄露风险与法律保护需求日益凸显。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身份证号码的构成逻辑、泄露风险及变更规则,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时间:2025.08.07
-
偷渡行为不仅扰乱国家的出入境管理秩序,还可能对个人生命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一旦被发现,必将受到法律制裁。无论是个人偷渡,还是组织、运送他人偷渡,都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大家务必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合法途径办理出入境手续。...时间:2025.08.06
-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法律含义明确且严格。虽然取保候审本身不会对子女的法律地位产生直接影响,但其对子女可能产生的社会心理和法律层面的影响仍不容忽视。在面临取保候审的情况时,犯罪嫌疑人及其家庭成员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和可能产生的后果,并积极寻求法律援助和心理支持。...时间:2025.08.06
-
成人失踪后,若怀疑涉及侵害,应立即报警;若无此类迹象,通常建议失踪24小时后报案,若失踪超过三个月,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一旦发现人员失踪,家属要保持冷静,及时报警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提供尽可能多的线索,以便警方更高效地开展查找工作。...时间:2025.08.04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