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离婚财产赠与协议如何撤销?
离婚财产赠与协议如何撤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离婚财产赠与协议作为夫妻双方在离婚时对共同财产分割的一种特殊安排,一旦依法成立并生效,原则上应当得到履行。但根据具体情况,该协议存在被撤销的可能性,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1.重大误解或显失公平:如果一方能够证明在签订协议时存在重大误解,或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可以请求法院撤销或变更协议。
2.欺诈、胁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若协议是在一方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订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未实际履行且对方同意:如果赠与财产尚未转移所有权,且双方均同意撤销协议,可以通过重新协商达成新的协议。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以离婚为条件的赠与协议有效吗?
以离婚为条件的赠与协议,其有效性需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这类协议往往涉及到婚姻自由原则及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若协议内容违背公序良俗,如鼓励离婚或侵犯一方的合法权益,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另一方面,如果赠与是基于双方的真实意愿,且不损害第三方利益,亦未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则可能被视为有效。
相关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夫妻双方对共同财产享有平等的处理权。夫妻一方可以将共同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赠与他人,但是不得损害另一方的财产权益。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离婚后非法所得财产赠与有效吗?
离婚后处理的财产应当是夫妻双方合法共同财产或各自的个人财产。如果某一方在离婚后赠与他人的财产属于非法所得,例如该财产源自贪污、贿赂、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那么这部分财产的赠与是存在法律问题的。非法所得财产本身不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基于非法所得财产进行的赠与行为也难以被认为是有效的。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明确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离婚财产赠与协议的撤销需依据具体情形,结合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法律人士的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处理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
近日,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送金镯分手索赔案引发社会热议。男子小邵表示以结婚为目的为金镯定性,分手后起诉要求返还,却因无法证明赠与附条件被驳回诉求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举证责任、裁判逻辑三方面,解析此类案件的裁判规则。...时间:2025.09.01
-
在恋爱关系中,经济往来频繁且形式多样,转账备注自愿赠与的现象屡见不鲜。当感情破裂、双方走向分手时,此类转账是否能够要求返还,往往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出发,解析自愿赠与转账的效力及返还可能性。...时间:2025.08.30
-
在婚姻生活里,经济问题是维系家庭运转的关键要素。若丈夫不给妻子钱,这一情况不仅会影响妻子的日常生活,还可能动摇婚姻的根基。面对此类困境,妻子该如何妥善应对,保障自身权益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8.26
-
在婚姻关系中,合理区分共同财产与个人财产是保护权益的关键。一方被起诉,法院执行措施仅限于共同财产范畴,个人财产受法律严格保护。通过书面协议、资金隔离及明确财产归属,可有效避免资金被误认定为共同财产。...时间:2025.08.25
-
赠与行为是一种单务、无偿的民事法律行为,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转让给受赠人,受赠人则接受该赠与。赠与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约束力,一旦赠与合同成立并生效,赠与人就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赠与义务,不得随意撤销或变更。...时间:2025.08.21
-
房产作为家庭核心资产,其权属划分常因出资时间、登记主体及婚姻状态产生争议。婚前父母出资购房涉及个人财产与赠与关系的界定,婚后一方出资购房则需考量共同财产原则与特殊约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4
-
房产赠与作为家庭财产转移的重要方式,其再出售规则及过户费用直接影响交易成本与风险。2025年,我国法律体系对赠与房产的流转环节进一步细化,从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标准到契税、印花税的计费规则,均形成明确规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房产赠与”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4
-
婚姻中的财产归属与习俗规范常引发争议,陪嫁钱是否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陪嫁金额是否需高于彩礼,成为婚前协商的焦点。法律对陪嫁财产的认定以时间节点和赠与意图为核心,而陪嫁与彩礼的金额关系则属于习俗范畴,无强制约束。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08
-
丈夫在整理亡妻遗物时发现,其妻生前向已婚男子陈某转账93万余元。法院判决陈某全额返还该款项,并支付利息及财产保全费。此案不仅引发公众对婚姻忠诚与财产权益的讨论,更凸显法律对违背公序良俗行为的规制,以及配偶一方转移财产时如何有效取证的核心问题。...时间:2025.08.04
-
房屋出售后户籍无处迁移是常见难题,2025年各地政策提供了多样化解决方案。例如,合肥市允许符合条件的居民将户籍迁入社区公共户,需提供无房证明;上海市则支持投靠直系亲属或申请社区托管户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迁移户籍”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27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