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如何申请取保候审保证金?

发布时间:2024.07.10 11:23:15
申请取保候审保证金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定,确保申请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在申请过程中,应积极配合相关机关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材料和证明,并严格遵守取保候审期间的各项规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

2024年如何申请取保候审保证金?

  2024年申请取保候审保证金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提出申请

  申请主体: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如果犯罪嫌疑人被逮捕,其聘请的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申请方式: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提交给负责侦查工作的机构(如公安部门、检察机关或司法法院)。申请书中应明确表达取保候审的请求,并说明理由。

  二、批准机关作出决定

  接收申请: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会进行审查。

  审查与答复:这些机关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取保候审的答复。审查过程中,会评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是否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如是否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是否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等。

  决定与通知:如果决定取保候审,会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同时,会责令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三、取保候审执行

  执行机关: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收到相关法律文书后,会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字或盖章,同时告知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

  保证金交纳:如果需要交纳保证金,提供保证金的人应当一次性将保证金存入取保候审保证金专门账户。保证金应当以人民币交纳,并由办案部门以外的部门管理,严禁截留、坐支、挪用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侵吞保证金。

  四、后续处理

  保证金退还:在取保候审期间未违反相关规定的,取保候审结束时,可以凭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或有关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监督与管理: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定,如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等。如果违反规定,可能会被责令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一般在什么时候退回?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一般在取保候审结束时退回,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一般情况

  解除取保候审时退还:

  当公安机关、检察院或法院决定解除取保候审时,会通知被取保候审人或其亲属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一般情况下,公安机关在作出退还保证金决定后的3个工作日内会进行退还。如果是公民自己提出的申请,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

  法律文书生效后退还:

  在有关法律文书(如不起诉决定书、判决书、裁定书等)生效后,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以凭这些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二、特殊情况

  当场退还:

  在一些情况下,保证金可以在解除取保候审的时候当场退还。

  缓刑判决生效后退还:

  如果被取保候审人被判处缓刑,那么保证金通常在缓刑判决生效后退还。

  三、退还条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不得干扰证人作证,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等。

  只有在未违反这些规定的情况下,才能在取保候审结束时全额退还保证金。

  四、退还流程

  公安机关出具文书:

  取保候审结束时,公安机关会出具解除取保候审的通知书或者相关的法律文书。

  到银行领取: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或者他们的亲属可以凭这些通知书或法律文书到银行领取退还的保证金。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则是关于“取保候审”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诈骗转钱给我我花了那么办?
    诈骗犯向你转钱并不直接构成你的违法行为,但如果你知道资金来源是非法的并接受,就可能涉嫌犯罪。如果不小心花掉了诈骗犯转来的钱,你仍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应积极配合警方和法院的调查与追缴工作。...
    时间:2025.01.14
  • 微信转账被骗了怎么把钱追回?
    在数字化时代,微信不仅是我们日常沟通的重要工具,也成为了便捷的移动支付方式。然而,随着其使用频率的增加,微信转账被骗的案例也随之增多。微信转账被骗后,及时采取行动、收集并保存证据、向微信官方投诉、报警处理、提起民事诉讼以及利用其他举报渠道,都是有效追回钱款的方法。了解微信转账被骗的立案标准,有助于受害...
    时间:2025.01.14
  • 轻微冲突是否构成寻衅滋事行为?
    轻微冲突是否构成寻衅滋事行为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行为人出于挑衅、发泄情绪等目的,在公共场所无故殴打他人或者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较轻但仍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则可能被认定为寻衅滋事。但若只是日常生活中因误会或小摩擦引发的口角争执且未达到扰乱公共秩序的程度,则不构成该罪。...
    时间:2025.01.14
  • 2025年出售伪劣保健品属于非法售卖药品还是销售伪劣产品罪?
    2025年出售伪劣保健品的行为在法律上主要构成的是销售伪劣产品罪,而非非法售卖药品罪。对于此类行为,应依法严厉打击,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4
  • 2025年经济犯罪的定义和类型有哪些?
    经济犯罪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含多种类型。每种经济犯罪都有其特定的构成要件和法律责任。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打击经济犯罪。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经济犯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4
  • 2025年检察院经济犯罪不起诉案件类型有哪些?
    2025年检察院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可能会根据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以及证据不足不起诉这三种类型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些决定都是基于法律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作出的,旨在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个案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经济犯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4
  • 2025年侵占遗产的立案标准是怎么样的?
    2025年侵占遗产的立案标准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来确定,包括侵占行为和侵占数额两个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案件的情况进行审查和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3
  • 2025年侵占遗产属于什么犯罪?
    2025年侵占遗产属于侵占罪,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同时,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也应了解自己的权利救济途径,及时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3
  • 2025年取保候审担保人可以是亲属吗?
    2025年取保候审的担保人可以是亲属,但需满足与本案无牵连、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享有政治权利且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等法定条件。亲属作为担保人时,还需要特别注意亲属关系的真实性、担保人的意愿和能力以及担保人的监督责任等问题。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1.13
  • 未成年退款怎样让客服退全部?
    近年来,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擅自进行游戏充值的现象屡见不鲜。为了确保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要求网络平台和游戏公司必须提供未成年充值退款服务。通过了解退款流程和法律依据,以及掌握应对拒绝退款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时间:2025.01.1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