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公安局如何认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和流程?

发布时间:2024.07.02 17:46:46
2024年公安局认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和流程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确保在保障诉讼程序顺利进行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通过明确的条件和规范的流程,取保候审措施得以有效实施,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公正、高效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取保候审”的相关问题。

2024年公安局如何认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和流程?

  2024年公安局认定取保候审的条件和流程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以下是对这些条件和流程的详细解析:

  一、取保候审的条件

  公安局认定取保候审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这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罪行较轻,可能受到的刑罚种类和期限都相对较短,因此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但如果采取取保候审措施不会对其社会危险性造成影响,也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如果取保候审不会对其社会危险性造成影响,且有利于其生活和治疗,可以予以取保候审。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在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二、取保候审的流程

  公安局办理取保候审的流程一般如下:

  申请取保候审:

  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申请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也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

  审查决定: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一般为7日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应当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检察院检察长或者人民法院院长批准,并签发《取保候审决定书》和《执行取保候审通知书》。

  同时,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对不符合取保候审法定条件的,不同意取保候审,并告知申请人理由。

  执行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公安机关在执行时,应当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令其签名或盖章。

  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如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传讯时及时到案,不得干扰证人作证等。

  取保候审期间的管理与监督:

  公安机关在取保候审期间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进行管理和监督,确保其遵守取保候审的各项规定。

  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规定,取保候审期间届满后,负责执行的公安机关应将保证金退还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并告知保证人解除担保。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刑罚条件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这意味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犯罪行较轻,可能受到的刑罚种类和期限都相对较短,因此具备取保候审的条件。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即使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面临较重的刑罚,但如果评估认为其采取取保候审措施后不会对社会造成危险,也可以考虑取保候审。

  二、特殊情况条件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对于这类特殊人群,如果取保候审不会对其社会危险性造成影响,且有利于其生活和治疗,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对其取保候审。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在羁押期限届满但案件尚未办结的情况下,为了保障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了上述取保候审的前提条件,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在决定取保候审时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四、取保候审的执行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在执行取保候审时,公安机关会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宣读《取保候审决定书》,并告知其在取保候审期间应当遵守的规定及其违反规定可能承担的后果。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以上则是关于“取保候审”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取保要交多少保证金多久可以退回?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取保候审时,缴纳保证金是常见方式之一,但很多人对保证金的数额、退还时间及流程存在疑问。下面小编将围绕取保保证金金额及退还流程这两个核心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取保候审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时间:2025.07.08
  • 拘役有没有案底,影响子女吗?
    在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拘役作为一种短期自由刑,常引发公众对其法律后果的关注。尤其是涉及个人信用记录及家庭成员权益时,许多人担忧拘役是否会留下案底,进而影响子女升学、就业等机会。关于拘役记录的消除问题,也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误解。...
    时间:2025.07.08
  • 女子挪用公司近1700万买奢侈品,要判多少年?
    近日,一则“女子挪用公司近1700万买奢侈品”的新闻引发热议。涉案女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巨额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最终难逃法律制裁。这一案件不仅暴露了企业财务监管的漏洞,更引发公众对职务犯罪量刑标准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款、量刑逻辑和社会警示三方面,解析此案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7.08
  • 刮中百万大奖遭摊主夺票违法吗?
    近日,一女子在摊上刮彩票刮中百万大奖,但是摊主以其没有先付钱后刮奖为由抢夺中奖彩票,拒绝兑奖。后警察到达现场了解详情,双方经调节达成协议。从本次事件中摊主以未先付款为由抢夺彩票的做法是否合法?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为大家解读,一起来了解下。...
    时间:2025.07.07
  • 南京阿红涉及罪名是什么
    近期,南京阿红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行为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对阿红的行为到底构成何种犯罪存在诸多疑问,接下来,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时间:2025.07.07
  • 取保候审坐牢几率大吗怎么判断?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常面临的一项重要法律程序。许多人关心取保候审后坐牢的几率大小,以及公安局警察主动办理取保候审是否意味着坐牢几率降低。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取保候审与最终判决结果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5.07.07
  • 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保外就医是一种监外执行制度。具体是指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保外就医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这些罪犯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医治。关于“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05
  • 紧急施救致人死亡要负责吗?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身处险境,伸出援手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不少人在紧急施救时会心存顾虑,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受助人伤亡,自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紧急施救应遵循的原则,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7.04
  • 女子在孩子身后藏1条活蛇入境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引进外来物种?
    非法引进外来物种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其中,“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若这些外来物种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
    时间:2025.07.04
  • 男子压力大想杀女友再自杀该如何判刑?
    极端压力下,部分人可能因情绪失控产生犯罪意图,但中途放弃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如何界定犯罪中止的责任边界?下面小编将聚焦“男子因压力欲杀害女友后自杀”的假设情境,结合中国现行法律,从犯罪构成、量刑原则、司法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解答“犯罪中止是否需担责”的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7.0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