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管制和拘役的执行方式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06.28 16:15:15
管制和拘役的执行方式在不予关押、限制自由、公安机关执行等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细节和执行期限上有所不同。这些执行方式旨在通过教育和劳动改造犯罪分子,同时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管制和拘役”的相关问题。

2024年管制和拘役的执行方式是什么?

  2024年管制和拘役的执行方式如下:

  一、管制的执行方式

  不予关押:管制是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即不将其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

  限制自由:限制罪犯一定的自由,罪犯必须遵守《刑法》第三十九条的各项规定。人民法院在判处管制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公安机关执行:管制的执行机关是公安机关。由县(市)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以及相当于这一级的公安机关,依照人民法院的判决,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进行教育、监督、考察、评议和改造。公安机关在执行管制时,应当按照人民法院的判决,告知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活动范围、地域和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并向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有关群众宣布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管制期限,是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等。

  群众监督:在监管犯罪分子的活动中,依靠群众建立监督考察小组,依法对罪犯进行经常性认罪伏法教育和监督考察。

  期限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3年。管制期满,执行机关即应向本人和其所在单位或居住地的群众宣布解除管制,并且发给本人解除通知书。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同时宣布恢复政治权利。

  二、拘役的执行方式

  短暂拘留:法院判处犯罪人员短暂拘留,就近拘禁并强制其参加劳动。拘役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能超过1年。

  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这里的“就近执行”,是指由犯罪分子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设置的拘役所执行,没有建立拘役所的,可放在公安的看守所执行。

  回家与劳动: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管制和拘役是一般由谁来决定使用哪个处罚?

  管制和拘役这两种刑事处罚的决定权在于人民法院。具体来说:

  一、决定主体

  人民法院是负责审判刑事案件的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进行审理,并依法作出判决,包括决定使用管制或拘役等刑罚。

  二、决定过程

  案件审理:人民法院在审理刑事案件时,会听取控辩双方的意见,审查相关证据,对犯罪嫌疑人的罪行进行认定。

  量刑建议:对于认罪认罚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会提出量刑建议,供人民法院在判决时参考。但最终的判决权仍在人民法院手中。

  判决决定:人民法院在综合考虑案件事实、犯罪嫌疑人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后,依法作出判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适用管制或拘役等刑罚。

  三、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三条至第四十三条规定了管制和拘役的适用条件、期限和执行方式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也规定了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判决依据。

  四、注意事项

  管制和拘役都是刑法规定的主刑种类之一,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一个罪只能适用一个主刑,不能同时适用二个以上主刑。但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法律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种类和期限。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十八条

  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处管制,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对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刑法》第四十三条

  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在执行期间,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每月可以回家一天至两天;参加劳动的,可以酌量发给报酬。

  以上则是关于“管制和拘役”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取保要交多少保证金多久可以退回?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取保候审时,缴纳保证金是常见方式之一,但很多人对保证金的数额、退还时间及流程存在疑问。下面小编将围绕取保保证金金额及退还流程这两个核心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取保候审保证金的相关规定。...
    时间:2025.07.08
  • 拘役有没有案底,影响子女吗?
    在我国刑事法律体系中,拘役作为一种短期自由刑,常引发公众对其法律后果的关注。尤其是涉及个人信用记录及家庭成员权益时,许多人担忧拘役是否会留下案底,进而影响子女升学、就业等机会。关于拘役记录的消除问题,也因信息不对称而存在误解。...
    时间:2025.07.08
  • 女子挪用公司近1700万买奢侈品,要判多少年?
    近日,一则“女子挪用公司近1700万买奢侈品”的新闻引发热议。涉案女子利用职务便利,将公司巨额资金用于个人挥霍,最终难逃法律制裁。这一案件不仅暴露了企业财务监管的漏洞,更引发公众对职务犯罪量刑标准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款、量刑逻辑和社会警示三方面,解析此案可能面临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7.08
  • 刮中百万大奖遭摊主夺票违法吗?
    近日,一女子在摊上刮彩票刮中百万大奖,但是摊主以其没有先付钱后刮奖为由抢夺中奖彩票,拒绝兑奖。后警察到达现场了解详情,双方经调节达成协议。从本次事件中摊主以未先付款为由抢夺彩票的做法是否合法?接下来本文将详细为大家解读,一起来了解下。...
    时间:2025.07.07
  • 南京阿红涉及罪名是什么
    近期,南京阿红的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其行为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法律问题。公众对阿红的行为到底构成何种犯罪存在诸多疑问,接下来,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对这一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时间:2025.07.07
  • 取保候审坐牢几率大吗怎么判断?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常面临的一项重要法律程序。许多人关心取保候审后坐牢的几率大小,以及公安局警察主动办理取保候审是否意味着坐牢几率降低。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取保候审与最终判决结果之间的关系。...
    时间:2025.07.07
  • 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保外就医是一种监外执行制度。具体是指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保外就医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这些罪犯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医治。关于“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05
  • 紧急施救致人死亡要负责吗?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身处险境,伸出援手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不少人在紧急施救时会心存顾虑,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受助人伤亡,自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紧急施救应遵循的原则,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
    时间:2025.07.04
  • 女子在孩子身后藏1条活蛇入境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引进外来物种?
    非法引进外来物种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其中,“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若这些外来物种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
    时间:2025.07.04
  • 男子压力大想杀女友再自杀该如何判刑?
    极端压力下,部分人可能因情绪失控产生犯罪意图,但中途放弃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如何界定犯罪中止的责任边界?下面小编将聚焦“男子因压力欲杀害女友后自杀”的假设情境,结合中国现行法律,从犯罪构成、量刑原则、司法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解答“犯罪中止是否需担责”的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7.0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