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假释期间再次犯罪,该如何处罚?

发布时间:2024.06.28 15:56:59
2024年假释期间再次犯罪的处罚措施主要包括撤销假释、数罪并罚和执行刑罚。这些措施旨在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惩罚和改造。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假释”的相关问题。

2024年假释期间再次犯罪,该如何处罚?

  2024年假释期间再次犯罪的处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具体来说,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将面临以下处罚措施:

  一、撤销假释

  首先,根据《刑法》第八十六条的规定,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的,应当撤销假释。这意味着,原本附条件提前释放的状态被终止,犯罪分子将不再享受假释期间的相对自由。

  二、数罪并罚

  撤销假释后,接下来将依照《刑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并将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实行数罪并罚。数罪并罚的原则是,决定执行的刑罚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需要注意的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三、执行刑罚

  最后,根据数罪并罚的结果,执行相应的刑罚。这意味着犯罪分子将重新被收监执行未完成的刑罚,并与新罪的刑罚合并执行。

  四、特殊情况处理

  此外,如果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也应当撤销假释,并依照《刑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这种情况下,需要将未判之罪所判处的刑罚与前罪处的刑罚进行数罪并罚。

  五、假释期间的其他违法行为

  如果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但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六、假释考验期满的处理

  如果假释犯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没有违反上述规定,假释考验期满,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并公开予以宣告。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什么情况下才会被假释?

  犯罪分子在以下情况下可能会被假释:

  一、对象条件

  根据我国《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假释的对象条件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和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这意味着,只有这两类犯罪分子才有可能被考虑假释。

  二、实质条件

  假释的实质条件是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必须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并且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会再次危害社会。具体来说,犯罪分子需要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情形,才能被认为“确有悔改表现”:

  认罪服法:犯罪分子必须承认自己的罪行,服从法律的判决。

  遵守监规:在刑罚执行期间,犯罪分子必须严格遵守监狱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

  积极参加学习:犯罪分子应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积极参加劳动:犯罪分子应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为监狱的生产和生活做出贡献。

  此外,“不致再危害社会”也是假释的实质条件之一。这通常要求犯罪分子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且没有重新犯罪的危险,或者已经因年老、体弱、疾病等原因丧失作案能力。

  三、时间条件

  假释还受到时间条件的限制。根据《刑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必须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但请注意,也有说法是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具体执行年限可能因法律修订或司法解释而有所不同),才有可能被假释。

  对于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仍应按原判无期徒刑实际执行十年以上(或十三年以上,具体同上)的条件来适用假释。

  四、特殊情况的考虑

  在特殊情况下,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犯罪分子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而获得假释。但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犯罪分子具有某种特殊情况或特殊贡献。

  五、排除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犯罪分子都能获得假释。例如,《刑法》第八十一条还明确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六、程序条件

  假释的法定程序通常包括由执行机关(如监狱)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假释建议书,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裁定予以假释。

  法律依据:

  《刑法》第八十六条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以上则是关于“假释”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醉酒交警暴打拾荒老人犯法吗判几年?
    近期一起醉酒男子当街持头盔暴打拾荒老人的恶性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尽管涉事男子事后被证实为临时聘用人员且已辞职,但事件中醉酒、交警身份质疑、弱势群体侵害等关键词仍触动了公众对法律底线与社会公序良俗的敏感神经。下面小编系统分析此类行为的违法性及司法处理路径,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7.15
  • 班主任让学生殴打同学合法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班主任让学生殴打同学的行为是否合法,以及如何认定教师体罚学生,这些都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校园秩序密切相关。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进行解析。...
    时间:2025.07.11
  • 女子租房发现天花板藏摄像头,偷拍他人该如何处罚?
    隐私是公民的重要权利,租房时发现天花板藏有摄像头,这种偷拍行为严重侵犯他人隐私。下面小编将从偷拍行为的处罚方式和量刑标准两方面,结合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析,以明晰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
    时间:2025.07.11
  • 男子称被村民骑车截停在车前放死鸡,是否构成犯罪?
    近年来,“碰瓷”现象频发,从城市道路到乡村小径,不法分子以各种手段制造假象,企图非法获利。此类行为严重侵害公民财产权益,更扰乱社会秩序,引发公众对出行安全的担忧。本文以重庆男子遭村民截停并放置死鸡的案例为切入点,结合最新司法实践与法律条文,深度解析“碰瓷”行为的刑事定性及法律后果,为公众提供防范指南与...
    时间:2025.07.10
  • 公职人员叛国窃密怎么判?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任何企图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公职人员叛国窃密以及间谍行为,严重威胁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接下来,小编将详细探讨公职人员叛国窃密的法律惩处以及间谍罪的最高刑罚相关问题,明晰法律红线,强化国家安全意识。...
    时间:2025.07.10
  • 公职人员被色诱拍私密照叛国窃密会受到哪些处罚?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愈发活跃,尤其是公职人员是他们重点围猎的目标。近日国安部破获一起参与境外间谍案件,公职人员李某被境外间谍人员色诱,以私密照为要挟,李某迫于无奈出卖国家泄露国家机密。此案件李某作为公职人员涉嫌叛国窃密会受到哪些处罚?下面本文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剖析。...
    时间:2025.07.10
  • 2025年打架致人轻微伤怎么判刑和赔偿的?
    在日常生活与社交活动中,因矛盾冲突引发的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当打架行为导致他人轻微伤时,不仅会给受害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行为人也会面临法律责任与经济赔偿问题。下面小编将围绕打架致人轻微伤的判刑与赔偿标准,以及处理流程展开详细阐述,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在面对此类情况时能够依法处理。...
    时间:2025.07.08
  • 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可以放出来
    刑事拘留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关于“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可以放出来?”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7.07
  •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立案标准2025年最新规定
    司法判决与裁定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现实中却存在部分人对生效的判决、裁定拒不执行,严重破坏司法秩序与公信力。为了让公众清晰了解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下面小编将详细解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立案标准以及对应的量刑规定,帮助大家准确认识该罪名,增强法律意识,共同维护法治秩序。...
    时间:2025.07.07
  • 三人以上寻衅滋事怎么定罪量刑?
    寻衅滋事案件因参与人数、行为手段的多样化,逐渐成为社会治理与司法实践的焦点。三人以上共同实施此类行为时,其法律定性是治安违法还是刑事犯罪?量刑标准如何把握?厘清这些问题,对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公民权利意义重大。...
    时间:2025.07.07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