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公司雇佣童工会受到哪些处罚?

发布时间:2024.06.18 16:22:37
雇佣童工的处罚是严厉的,涉及行政处罚、民事赔偿以及可能的刑事责任。这些规定旨在确保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并促进他们接受适当的教育而不是过早进入劳动市场。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雇佣童工”的相关问题。

2024年公司雇佣童工会受到哪些处罚?

  公司雇佣童工会受到多方面的处罚,这些处罚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和福利。根据公开发布的信息,这些处罚主要包括:

  行政处罚: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具体罚款标准可能因地区和具体情况而异,但通常会有明确的金额范围,如使用童工从事营利性生产劳动的,每使用一名童工,罚款可能在600至1200元之间。

  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保存录用登记材料,或者伪造录用登记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还可能对其处以额外的罚款,如1万元。

  民事赔偿:

  如果童工在工作中患病或者受伤,用人单位必须负责将其送到医疗机构治疗,并承担治疗期间的全部医疗和生活费用。

  若童工因工作导致伤残或者死亡,用人单位除了需要负担医疗和生活费用外,还应给予一次性赔偿,赔偿金额将按照国家工伤保险的相关规定计算。

  可能的刑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如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或使用童工从事特别危险或高强度劳动等,用人单位及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责任。这包括但不限于有期徒刑、拘役和罚金等。

  此外,如果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也会受到相应的处罚,通常包括罚款和可能的吊销职业介绍许可证等。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去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劳动法》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让自己家的孩子帮自己店铺做事属于使用童工吗?

  让自己家的孩子帮自己店铺做事并不属于典型的使用童工行为,但这个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童工”的定义。依照中国《劳动法》的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与单位或者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者从事个体劳动的少年、儿童。在雇佣关系中,通常涉及工资结算,并以劳动雇佣者和被雇佣者的身份相处。

  然而,在家庭环境中,孩子帮助父母做事往往基于家庭成员间的互助,而非正式的雇佣关系。这种家庭内的帮忙通常不涉及工资支付,更多的是一种家庭教育和培养孩子责任感的方式。

  因此,让自己家的孩子在店铺帮忙,并不构成雇佣童工的行为,不适用关于使用童工的处罚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四十四条之一

  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去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造成事故,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劳动法》第九十四条

  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以上则是关于“雇佣童工”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非法占用林地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
    非法占用林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行为。非法占用林地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的林地管理制度,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犯非法占用林地罪的,将依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关于“非法占用林地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的相关...
    时间:2025.07.01
  • 贩卖微信号如何定罪处罚?
    微信是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微信号中有很多个人的信息资料和隐私,贩卖微信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法分子会利用微信的个人信息做违法行为,例如诈骗、网赌等,贩卖微信号是违法的,具体定罪处罚需结合犯罪情节和严重程度。...
    时间:2025.06.09
  • 被告可不可以告原告虚假诉讼罪?
    在司法实践中,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其公正性与真实性至关重要。有时会出现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诉讼,意图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情况,这便涉及虚假诉讼罪的问题。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司法秩序,还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体系。...
    时间:2025.05.29
  • 一审法院判决出现错误怎么办?
    司法实践中,一审法院判决错误可能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保障公正,法律赋予当事人救济途径,并明确错案追责机制。下面小编将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阐述一审判决错误的救济方式及错案追责程序,为当事人提供行动指引,同时强化司法人员责任意识,推动审判质量提升。...
    时间:2025.05.24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请求的制度。其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失,而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来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
    时间:2025.05.13
  • 什么情况算已经立案了
    在司法程序中,“立案”标志着案件正式进入法律处理流程,是启动诉讼或侦查程序的关键节点。当事人常困惑于立案的判定标准及后续撤案的可能性。下面小编将从立案的法定条件与撤案的适用情形两方面,结合法律规范与程序逻辑,解析司法实践中“立案”的认定规则及撤案的合法路径。...
    时间:2025.05.13
  • 偷录的手机通话录音能够当做证据吗?
    偷录手机通话,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一种对他人通信隐私的干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他人的通信隐私。因此,未经对方同意而偷录手机通话,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关于“偷录的手机通话录音能够当做证据吗?”的相关问...
    时间:2025.05.12
  • 2025年哪些情况需要聘请刑事辩护律师?
    当个人面临刑事指控或调查时,为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及时聘请刑事辩护律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考虑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时间:2025.05.10
  • 2025年刑事案件中如何界定自首情节?
    在我国刑法中,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根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对于有自首情节的犯罪嫌疑人,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体现了我国刑法鼓励犯罪分子改过自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立法精神。...
    时间:2025.05.04
  • 2025年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在审讯过程中如何行使?
    犯罪嫌疑人在审讯过程中享有沉默权,即有权拒绝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这一权利旨在保护个人免受强迫自证其罪的压力,并确保司法程序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同时要求办案机关尊重并保障嫌疑人的人权。...
    时间:2025.05.0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