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对从犯的量刑考虑哪些因素?

发布时间:2024.04.18 15:48:47
刑法中,对从犯的量刑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主要包括其在犯罪中的作用、犯罪情节、认罪态度以及是否有立功表现等。

对从犯的量刑考虑哪些因素?

1. 犯罪作用:从犯相对于主犯,其在犯罪中的作用较小,量刑通常会轻于主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2. 犯罪情节:从犯的犯罪情节也是影响量刑的重要因素。如果从犯的行为对犯罪结果的影响微小,或者其参与犯罪是出于被迫或被误导,可能会进一步减轻处罚。

3. 认罪态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从犯如果有良好的认罪态度,也有可能获得更轻的刑罚。

4. 立功表现:如果从犯在犯罪后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帮助司法机关破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关于从犯的定义和处罚原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四条:关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规定。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关于立功表现的量刑考虑。

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量刑时如何权衡?

在对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量刑时,我国司法机关遵循刑法基本原则,并结合具体法律规定进行综合考量。

1. 罪刑法定原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三条的规定,任何犯罪行为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作为处罚依据,且应按照法律明文规定的刑罚进行处罚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首先需要确定其是否构成刑法上的犯罪,以及构成何种犯罪。

2.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刑法》第十四条规定,犯罪构成要件包括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关键在于判断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如果行为人并无故意或过失导致严重后果的发生,理论上不构成犯罪。但实践中,往往涉及过于自信的过失或疏忽大意的过失,这两种情况均属于刑法意义上的“过失”,可能构成过失犯罪。

3.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虽然行为人主观恶性相对较低,但由于后果严重,仍需承担刑事责任。此时,量刑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犯罪后的态度及悔罪表现等因素,确保刑罚既能够起到惩罚和教育作用,又不至于过于严苛,体现公平正义。

4. 酌定量刑情节:《刑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法官在量刑时会充分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如是否存在疏忽大意、过于自信等过失)、犯罪手段、犯罪后果、是否有自首、立功、积极赔偿损失、取得被害人谅解等情节,这些都可能影响最终的量刑结果。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第三条【罪刑法定原则】: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 第十四条【犯罪故意与犯罪过失】: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第五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 第六十二条【从重、从轻、减轻及免除处罚的情节】: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对于无意造成的严重后果,在量刑时应遵循罪刑法定、主客观相统一、罪责刑相适应等基本原则,结合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犯罪事实、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等酌定量刑情节,依法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同时,相关量刑应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进行。

过失犯罪后是否主动补救,对量刑有何影响?

犯罪后的行为态度,包括是否主动补救,是法院在量刑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的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此外,如果犯罪人能够在犯罪后积极赔偿损失,修复因犯罪行为造成的损害,这将被视为悔罪表现,也可能影响法院的量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被告人全部赔偿或者大部分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这就意味着,主动补救可以作为从轻处罚的情节。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被告人全部赔偿或者大部分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过失犯罪后主动补救,如自首、赔偿损失等,都可以作为减轻刑罚的情节,但具体如何量刑还需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

对从犯的量刑需综合考虑其在犯罪中的角色、犯罪情节、认罪态度和立功表现等因素,旨在实现公正、公平的司法判决。同时,这也鼓励从犯积极改正错误,配合司法机关,以期达到改造罪犯和预防犯罪的目的。

『温馨提示』想要了解更多法律知识?关注法头条,3万+注册律师每天为您提供实用的法律干货。遇到棘手的法律问题?点击一对一快速咨询律师,他们将从专业角度为您提供最合适的解决方案。

相关阅读更多>>
  •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要交多少钱?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措施,其法律定位在于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非对实体责任的预先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最终被判处监禁刑,需综合考量犯罪事实、证据链条、认罪认罚态度及社会危害性等多重因素。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存在一定正相关,但绝非必然对应关系。...
    时间:2025.08.06
  • 判1年8个月能减刑吗?
    监狱作为执行刑罚的场所,其刑期的计算方式及减刑政策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我国监狱刑期的计算方式严格遵循自然年和自然月的原则,并不存在“10个月为一年”的说法。有期徒刑的减刑问题,我国法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罪犯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时间:2025.08.05
  • 持械伤人构成轻微伤怎么处罚?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生持械伤人事件,即便仅造成轻微伤,也绝非小事,必然会引发相应法律后果。下面,我们将从法律规定角度,详细剖析此类情况的处罚措施。...
    时间:2025.08.01
  • 快递员收快递被敲诈怎么处理?
    在快递行业的日常运作中,快递员们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将包裹及时送达客户手中。然而,个别心怀不轨之人却将黑手伸向快递员,试图通过敲诈获取非法利益。当快递员不幸遭遇此类情况时,究竟该如何妥善应对,维护自身权益呢?...
    时间:2025.07.31
  • 2025年敲诈勒索未遂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2025年敲诈勒索未遂的立案与量刑标准更注重数额与情节的双重考量。立案标准明确以“数额较大”为基准,同时将“多次敲诈”纳入追诉范围;量刑则根据既遂标准从轻或减轻,并细化“数额巨大”“特别巨大”的认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敲诈勒索未遂”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6
  • 1岁男孩被女子强搂亲吻后发烧得水痘,涉事女子该承担哪些责任?
    近日,湖南一女子强搂亲吻1岁多男孩,致使男孩高烧并确诊水痘,男孩母亲要求涉事女子赔偿道歉,但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警方登门后也无果。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涉事女子强行搂抱1岁男孩并导致其高烧确诊水痘犯法吗?需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7.14
  • 聚众打人事件17人被抓,聚众斗殴罪如何量刑?
    聚众斗殴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有着明确的惩处规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聚众斗殴罪的量刑标准以及承担该罪刑事责任的年龄要求展开分析,明晰法律对这类行为的约束与制裁。...
    时间:2025.07.10
  • 2025侵占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财产权益保护是法治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侵占他人财产行为因直接侵害公民、法人财产安全,始终是刑事法律规制的重点。2025年,我国法律体系对侵占罪的规制进一步细化,从立案标准到量刑幅度均形成分层分类的规范体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09
  • 贪一个亿判多少年?
    根据《刑法》的规定,贪污罪量刑标准取决于贪污的数额大小,以及手段和造成的影响严重。贪污一个亿属于数额特别巨大,通常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若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可能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时间:2025.07.09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2025年最新规定
    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化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数额与情节并重原则,既关注涉案金额,也考量行为次数、手段及对司法秩序的妨害程度。下面小编将从最新量刑标准、初犯量刑规则两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为公众及法律从业者提供专业指引。...
    时间:2025.07.09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