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如何追究非法行医引发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
如何追究非法行医引发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54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在非法行医的情况下,由于行为人不具备合法的医疗执业资格,其行为本身就构成过错,他们应对由此造成的患者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如果医疗机构明知该人员无执业资格仍允许其从事医疗活动,医疗机构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医疗损害赔偿的责任主体和责任条件。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了从事医疗活动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否则视为非法行医。
3.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医务人员的资质等有明确规定。
发生医疗事故纠纷后,如何启动鉴定程序?
当发生医疗事故纠纷时,启动鉴定程序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步骤。首先,患者或其家属有权要求医疗机构进行内部的医疗质量监控或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如果对医疗机构的鉴定结果不满意,可以进一步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医疗事故鉴定。此外,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委托相关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在法律程序中,鉴定结果将作为判断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错、是否构成医疗事故的重要依据。鉴定过程应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确保各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相关法条】
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1号发布):
- 第二十二条:患者及其近亲属或者医疗机构对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申请重新鉴定。
- 第二十四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负责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
2. 《民事诉讼法》(2017年修正):
- 第七十六条:当事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支付鉴定费用的当事人可以要求返还鉴定费用。
3. 《侵权责任法》(2009年通过):
-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启动医疗事故鉴定程序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程序的合法性,并尊重和保护所有当事人的权益。
如何判断医疗机构对员工疏忽导致事故的责任?
医疗机构对其员工的疏忽导致的事故承担责任主要基于《侵权责任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不仅有义务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还需要确保其员工具备足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以避免因疏忽或错误操作导致的医疗事故。
首先,如果医疗机构未能提供必要的培训,或者员工在工作中的疏忽行为是由于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当或设施不全导致的,那么医疗机构可能需要承担过失责任。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有义务确保其员工能够正确、安全地执行职责。
其次,如果医疗机构的员工在工作中违反了医疗规程或标准操作程序,且这种违规行为是由于医疗机构的监管不力导致的,医疗机构也需要承担责任。这是因为医疗机构有责任监督和管理其员工的行为,防止他们违反规定。
最后,如果医疗机构在招聘过程中未能充分审查员工的专业资质,导致不合格人员上岗并引发事故,医疗机构同样需要承担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二十二条:“医师在执业活动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
以上法律规定了医疗机构在运营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在发生事故时可能需要承担的责任。具体责任的划分还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法律评估。
在面对非法行医引发的医疗事故时,受害者应立即寻求法律援助,收集证据,并通过司法程序来追究非法行医者的民事责任。同时,相关行政部门也会对此类行为进行查处,以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和公众健康权益。在此过程中,专业律师的指导将有助于保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头条法务为您解答了关于“如何追究非法行医引发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的问题,如需更多法律建议,请前往法头条进行咨询。
-
医疗质量管理是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核心环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日益复杂,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更新和完善成为必然趋势。最新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的出台,旨在进一步规范医疗质量管理行为,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责任与义务,以适应新时代医疗发展的需求。...时间:2025.05.24
-
医生手术中途离场不仅是技术违规,更是对职业伦理的严重践踏。从法律层面看,此类行为可能触发行政处罚、民事赔偿甚至刑事责任;从行业层面看,其暴露的手术室权力结构失衡、管理松散等问题,需通过制度重构予以解决。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医生手术规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5.21
-
心脏骤停作为医美手术中的严重并发症,其责任认定与赔偿标准直接关乎患者权益保护及行业法治化进程。下面小编将结合司法实践与现行法律法规,从责任认定、赔偿标准及法律救济路径三个维度,解析医美手术事故中责任划分的法律逻辑,以期为公众维权及行业规范提供参考。...时间:2025.05.20
-
医疗费用合理性判断主要基于医疗服务的必要性、合规性以及价格的透明度等方面。在法律层面,这涉及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中关于服务提供者义务的规定。...时间:2025.05.19
-
当遇到保险不报销医疗费的情况时,首先需要明确保险合同的具体条款以及保险公司拒绝赔付的理由。如果认为保险公司的决定不合理,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5.18
-
针对“过度治疗或检查造成损害谁负责”的问题,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如果存在过度治疗或检查,并因此给患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身体、精神或经济上的损失,则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具体责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等。...时间:2025.05.18
-
紧急情况下医生的救治行为是否免责,主要取决于其行为是否符合医疗规范以及是否存在重大过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合理措施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承担赔偿责任。...时间:2025.05.17
-
近年来,老年人在银行办理业务时突发疾病离世的事件频发,引发公众对银行安全保障义务及责任认定的广泛关注。此类事件中,银行是否需承担责任需结合具体案情,依据《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及相关司法解释综合判断。与此同时,意外死亡赔偿标准因地区、死者年龄及责任认定存在差异,明确法律边界与赔偿规则对维护当事人权益至关重...时间:2025.05.15
-
当医院因误诊给患者造成损失时,受害者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寻求法律救济。这包括但不限于要求医院承担赔偿责任、公开道歉等措施。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出发,探讨此类情形下的追责方式。...时间:2025.05.15
-
特需医疗服务合同是指医疗机构与患者之间就提供超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的特殊医疗服务达成的协议。此类合同在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是合法有效的。...时间: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