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患者在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权益保护依据是什么?
患者在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的权益保护依据是什么?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患者在医疗事故中的权益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知情权:患者有权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可能的风险,医生有义务充分告知(《侵权责任法》第62条)。
2. 选择权:患者有权选择医疗机构和医生,以及决定是否接受特定治疗(《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
3. 赔偿权:如果因医疗事故造成损害,患者有权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侵权责任法》第54条)。
4. 申诉权:患者对医疗事故的鉴定结果不满意,有权申请复议或提起诉讼(《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46条)。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3.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超过诉讼时效会丧失权益吗?
民事诉讼法中,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义务人可以提出抗辩,法院可以据此不保护权利人的权利的一项制度。如果超过了诉讼时效,权利人并不会完全丧失其权利,但可能会面临无法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的风险义务人有权援引诉讼时效已过作为抗辩理由,如果法院认可,权利人可能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2. 同法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超过诉讼时效并不意味着权利人会完全丧失其权益,但其权益的实现将面临较大的困难,因为义务人可以以此为由拒绝履行,并且法院可能不再强制执行权利人应尽早行使权利,避免因超过诉讼时效而影响权益的保护。
院方隐瞒病情怎么办?
患者享有知情权,这是《侵权责任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如果院方未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故意隐瞒病情,尤其是重大疾病或可能影响治疗决策的病情,这可能构成侵犯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是违法行为。
一方面,知情权包括了解自己的病情、治疗方案、可能的风险及预后等情况的权利。医生有义务向患者或其法定代理人充分、准确地说明病情,以便他们能够做出明智的医疗决定。
另一方面,如果因为院方隐瞒病情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或者造成其他损害,患者有权要求医院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
法律依据:
1. 《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2.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施行手术、特殊检查或者特殊治疗时,必须征得患者同意,并应当取得其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无法取得患者意见时,应当取得家属或者关系人同意并签字。”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如实告知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信息。”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先与医院沟通解决,如无果,可以向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为患者在医疗事故责任认定中提供了全面的权益保障。当患者遭遇医疗事故时,应积极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利益。同时,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当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无助?法头条是您的法律援助!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
近日,广西一医院暴力接生的舆情引发了网民关注,此事件造成一名刚出生的女婴发生右臂丛神经损伤的问题,从而导致丧失自主功能,落下终身残疾可能。那么本次事件是否是医院工作人员操作不当造成的医疗事故?涉事医院需要承担哪些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
在医疗纠纷频发的当下,儿童医疗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随着医疗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与细化,患者及其家属在面对医疗事故时有了更明确的维权路径。下面小编将围绕医疗事故导致脑死亡负责认定,医疗事故最新鉴定流程及赔偿处理程序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规定展开分析,旨在为患者家属提供法律层面的指导与支持。...时间:2025.07.11
-
2025年7月2日,甘肃天水市28岁女子白女士因取环手术致子宫穿孔、构成十级伤残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据披露,白女士在甘肃天水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取环手术时,因进修医生操作失误导致子宫穿孔,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阔韧带血肿等严重并发症,经司法鉴定构成十级伤残。院方承认手术存在“操作不审慎、欠规范”问题,但双方就赔偿...时间:2025.07.03
-
医疗人工智能,又称“医疗AI”、“AI+医疗”或“医疗人工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它涵盖了从医疗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随着医疗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相关的法律和伦理规范也在不断完善。为了确保医疗人工智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要制定严格的审...时间:2025.07.03
-
医疗人工智能,又称“医疗AI”、“AI+医疗”或“医疗人工智能”,泛指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广泛应用。它涵盖了从医疗影像分析、辅助诊断、药物研发到健康管理、疾病预测、医院管理等多个领域。关于“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应用中造成损害法律责任应如何划分?”的相关情况,接下来就让大律师网法务带您了解一点相关知识吧...时间:2025.07.03
-
一女子因注射头孢引发过敏症状,在转院运送途中因没有必要急救导致去世。该女子家属多次告知医生有头孢类药物过敏病史的情况下,医生仍为其注射头孢吡肟。而在注射后,刘丽丽病情加重,院方并未及时救治。此次事件医院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下面本文从多个角度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02
-
救护车作为紧急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责任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安全地得到救治。具体来说,救护车在接到急救任务后,应迅速出车,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快将患者转运至医疗机构进行救治。在转运过程中,救护车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给予必要的紧急医疗处理。关于“救护车停车吃饭耽误半小时导致患者车...时间:2025.07.02
-
近年来,因输液过敏引发的医疗纠纷频发,部分患者因未充分评估过敏风险或急救措施缺失导致严重后果。此类事件中,诊所的责任认定需结合诊疗规范、急救流程及法律条款综合判断。同时,医疗事故罪的立案标准涉及行为性质、损害后果及因果关系等核心要素。...时间:2025.06.18
-
患者在医院注射药物过敏身亡属于严重医疗损害事件,即使家属与医疗机构达成和解,责任追究仍需根据具体情形判断。和解主要解决民事赔偿问题,但若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存在未履行诊疗义务、未进行必要皮试等过错,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追责。医疗事故责任认定需结合专业鉴定,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即使和解后仍可能被追究责...时间:2025.06.06
-
视力矫正手术作为现代医学技术,虽能有效改善视力,但术后可能伴随并发症或副作用。当患者出现斜视、视力下降等异常情况时,医院是否需承担责任需结合具体情形判断。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在诊疗活动中存在过错并导致患者损害的,需承担赔偿责任。判定责任的关键在于医院是否存在术前告知不充分、手术操作失误或术后护理...时间:2025.06.0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