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合同未约定利息,追讨时能否主张?
合同未约定利息,追讨时能否主张?
如果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利息,那么在追讨时是否可以主张利息可能会存在一定的争议。这主要取决于合同的性质、习惯做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这意味着,如果合同双方是自然人并且合同未约定利息,那么借款人可能无需支付利息如果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的借贷,或者虽为自然人但有行业习惯或交易惯例的,法院可能会参照市场利率判决支付一定利息。此外,如果借款人逾期还款,根据《民法典》第683条,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支付逾期利息。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11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683条
对于“合同未约定利息,追讨时能否主张”的问题,答案并非绝对。具体情况需要结合合同的性质、当事人意图、交易习惯及现行法律规定来判断。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详细法律意见。
对方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如何获取并固定相关证据?
如果怀疑债务人通过转移财产来逃避债务,需要收集和固定相关证据以支持这一主张。这通常涉及到民事诉讼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首先,需要证明债务人有转移财产的行为,并且这种行为是恶意的,即明知有债务存在却故意为之,以逃避履行债务。其次,需要证明这种转移对债权人造成了损害。
1. 证明财产转移行为:可以通过银行转账记录、房产买卖合同、股权变更登记等书面材料来证明。如果涉及大额财产,例如房产、车辆或公司股权的转让,这些都会在相关部门有明确的记录。
2. 证明恶意转移:这可能需要更多的间接证据,如债务人在转移财产前后的经济状况变化、是否有逃避债务的动机等。如果债务人在负债后短时间内大规模转移财产,可能被视为恶意逃避。
3. 证明损害:需要证明由于债务人的财产转移,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或者清偿比例大大降低。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这意味着债权人需要提供证据来证明其主张。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二十七条规定:“当事人通过虚构债权债务关系等方式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行为无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以上规定均涉及到债权人如何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权益,以及在何种情况下,财产转移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合同未约定利息,追讨时能否主张”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支持,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
民间借贷经常发生欠款人无力偿还的局面,通常遇到欠款人没有偿还能力的时候债权人需理性应对,通过法律手段和灵活协商平衡权益与现实。比如以物抵债,同时还要注意欠款人是否会有财产转移等情况,如果有可以通过法院起诉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间:2025.07.01
-
黑网贷不还钱与通讯录被爆问题,本质上是非法金融活动与个人权益保护的冲突。通过明确法律责任与维权路径,法律既遏制了黑网贷的蔓延,也为借款人提供了救济渠道。借款人应增强风险意识,避免陷入非法借贷陷阱;若权益受损,需依法维权,避免因恐慌而盲目妥协。...时间:2025.05.27
-
随着电子支付的普及,转账记录已成为经济往来中的重要凭证。在发生纠纷或涉嫌违法犯罪时,单凭转账记录能否直接支持起诉或报警立案,需结合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分析。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针对凭转账记录起诉的可行性和凭转账记录能否报警立案两个问题展开分点论述。...时间:2025.05.22
-
恶意逃债是指债务人有履行能力而不尽力履行债务的行为。这是一种民事违约行为,它强调了债务人的主观故意。关于“恶意逃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20
-
债权人权利的行使并非无限制,法律对债权人的权利设定了若干边界,以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的利益。这些限制主要体现在不得滥用权利、尊重债务人人格尊严等方面。...时间:2025.05.18
-
当多个债权人对同一债务人享有连带债权时,若部分或全部债权得以实现(如通过诉讼、仲裁等方式回收款项),如何在这些债权人之间公平合理地分配所回收的款项成为一个关键问题。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连带债权人之间应当按照各自债权的比例来分配回收到的资金。...时间:2025.05.14
-
在现代社会,个人及企业间的经济往来频繁,债务纠纷时有发生。当因欠钱被起诉,且确实无力偿还时,债务人往往陷入焦虑与无助之中。面对开庭通知,若因各种原因无法出席,又该如何预判可能的法律后果?下面小编将围绕这两个问题,从法律角度提供应对策略与风险提示。...时间:2025.05.13
-
债务逾期后,借款人若长期拒接催收电话,可能面临多重法律与信用风险,而催收电话涉及职场环境时,则需平衡个人隐私与单位权益。本文将从两方面展开分析:一是探讨拒接催收电话可能引发的法律追责、信用受损及社会关系恶化等后果;二是针对催收电话打入公司场景,提出合法应对策略,以维护职场秩序与个人权益。...时间:2025.05.12
-
律师事务所催款在合法前提下是合法的,但必须遵循法律程序和方式,不得采取非法手段。关于“律师事务所催款是合法行为吗?”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5.09
-
在借款合同中,如果双方未明确约定还款期限,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借款,贷款人也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这种情况下,处理方式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时间:2025.05.0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