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行政复议是否影响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发布时间:2024.03.13 17:06:20
行政复议程序的启动,并不影响行政行为在复议期间的执行力。除非法律另有明确规定或者行政机关决定中止执行,行政相对人仍需遵守已作出的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否影响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行政行为一旦作出并送达给行政相对人,即具有法律效力,应当得到执行。申请行政复议是行政相对人对不服行政行为的一种救济途径,但并不自动导致原行政行为效力的暂停或终止。换言之,即便当事人提起行政复议,除法定情形外,原行政行为依然有效并可以被执行。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行政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停止执行:(一)被申请人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三)申请人申请停止执行,行政复议机关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的;(四)法律规定停止执行的。”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多久?

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是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确保行政行为的稳定性和司法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时,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对于不同类型的行政行为,起诉期限可能存在差异。例如,对于行政机关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案件,原告可以在行政机关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诉讼;对于持续性的行政行为,起诉期限从该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 同法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3. 对于起诉期限的延长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审理程序有何差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是我国行政争议解决的两种主要途径,两者在审理程序上存在显著差异。

1. 受理机关不同:行政复议通常由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专门机构进行审理,如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行政复议。而行政诉讼则由人民法院,即独立于行政机关的司法机关进行审理,依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 程序启动方式不同:行政复议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主动申请为前提,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救济途径;而行政诉讼既可由相对人主动提起,也可以是行政机关在特定情况下依法被诉,具有被动性和中立性。

3. 审理对象不同:行政复议主要审查的是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包括事实认定、适用法律及程序等方面;行政诉讼则不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还可能涉及抽象行政行为(如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

4. 审理期限不同:根据《行政复议法》规定,一般行政复议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而《行政诉讼法》规定,一审行政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为立案之日起六个月。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审理程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审理主体、启动方式、审查内容以及审理期限等多个方面,当事人在寻求救济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诉求选择合适的途径。

除非符合上述《行政复议法》规定的特定条件,行政复议一般不会影响行政行为的执行力。行政相对人在寻求法律救济的同时,应尊重和履行有效的行政行为,直至该行为被依法改变或撤销。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行政法治中的“效率优先,兼顾公正”原则,既保障了行政管理的有效性和权威性,也充分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无助?法头条是您的法律援助!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相关阅读更多>>
  • 法律规定哪些情况需要行政复议前置?
    在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中,行政复议前置制度作为法定救济程序的关键环节,对行政相对人权利救济路径的选择具有强制性约束。下面小编将聚焦行政复议前置的法定适用情形及复议确认违法后的法律后果,结合《行政复议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系统梳理制度逻辑与法律责任,为行政相对人依法维权提供理论指引。...
    时间:2025.06.25
  • 2025考生对教资面试成绩有异议应如何申请复核?
    如果考生对教资面试成绩有异议,可以在成绩公布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成绩公布后的10个工作日内),向当地教育考试机构提出成绩复核申请。申请时,考生需要填写相关的复核申请表,并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和准考证等材料。关于“2025考生对教资面试成绩有异议应如何申请复核?”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
    时间:2025.06.11
  • 申请行政复议的条件包括哪些?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向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法定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该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复查并做出复议决定的活动。行政复议作为一种行政救济手段,具有司法性、监督性和救济性等多重属性,是维...
    时间:2024.12.09
  • 行政复议的最新规定是什么?
    行政复议的最新规定是2023年9月1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旨在防止和纠正违法的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和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关于“行政复议的最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
    时间:2024.12.09
  • 2024年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多久?
    当案件当事人对已生效的判决、裁定以及调解书存在质疑时,其可以在法律生效日期后的六个月内发起再审请求。而这个再审请求的有效期限自法院向当事人发送最终裁决文书之日算起,直至再审申请人向上级法院提交再审申请为止。关于“2024年行政诉讼申请再审的期限是多久”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4
  • 2024年微信聊天记录能否作为证据使用?
    微信聊天记录作为证据,其效力需要由法庭进行严格的审查与认定。如果聊天记录满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的要求,并且经过法庭的审查与认定,那么其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关于“2024年微信聊天记录能否作为证据使用”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24
  • 2024年提出行政复议是否受到时间限制?
    根据我国法律,个人或组织对侵害权益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于60天内申请行政复议,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导致逾期,应在障碍消除后重新计算期限。但法律法规如有特殊规定的申请时限,则须遵照执行。申请应在知悉行为之日起算。关于“2024年提出行政复议是否受到时间限制”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4
  • 2024年不服行政复议能否再次申请复议?
    《行政复议法》规定,不服行政复议的不能再次申请复议,只能依法申请行政诉讼。法律规定行政复议决定为最终裁决既不能再次申请复议,也不能申请行政诉讼。关于“2024年不服行政复议能否再次申请复议”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4
  • 2024年行政复议多长时间出结果?
    行政复议一般三十日内出结果,我国法律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在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时,认为其依据不合法,本机关有权处理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依法处理。关于“2024年行政复议多长时间出结果”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4
  • 2024年行政复议成功处罚会被撤销吗?
    行政复议是公民的一项权利,如果你对公安交通管理机关的罚单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要是复议机关认为原处罚不当,有权撤销罚单。但行政复议成功后,罚单会不会被撤销,还要看复议机构的审查结果。关于“2024年行政复议成功处罚会被撤销吗”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时间:2024.10.1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