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行政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如何赔偿?
行政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如何赔偿?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和《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其职责,如果因故意或重大过失未履行法定职责,导致公共利益受到损害,属于行政不作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直接经济损失,如修复环境、恢复设施等实际支出费用;间接经济损失,比如由于行政不作为导致的社会公共服务中断带来的影响;同时,行政机关还可能需要采取措施消除危险,防止损害扩大,并就其不作为向公众赔礼道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十二条:“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查明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四条第四款:“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财产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四)造成财产损害的其他违法行为。”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五十八条:“对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或者单方变更、解除协议,给相对人造成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行政机关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造成损失的,判决行政机关予以赔偿或者补偿。”
行政不作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是怎样的?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应当履行而未履行、拖延履行或者拒绝履行其法定职责的行为。行政不作为的责任认定与追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责任认定:首先,需要确定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法定职责,并且存在应当履行而未履行的情况。其次,要判断行政机关是否存在主观过错,即明知应为而不为或疏忽大意未能及时为之。最后,这种不作为行为是否造成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实际损害。
2. 追究机制:
- 内部监督:根据《公务员法》和相关行政法规,上级行政机关可以对下级行政机关的行政不作为进行调查处理,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等行政处分。
- 行政复议与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不作为侵害时,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申请行政复议,请求确认行政不作为违法并要求行政机关履行职责;也可以依据《行政诉讼法》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确认行政不作为违法后,可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其法定职责。
- 国家赔偿责任:根据《国家赔偿法》,因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时的行政不作为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获得赔偿的权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
以上各法中明确规定了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职责,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以及对于行政不作为的法律责任、救济途径和赔偿责任等内容。
行政机关怠于履行信息公开职责如何处理?
当行政机关怠于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规定,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1. 申请行政复议:如果认为行政机关未在法定期限内答复信息公开申请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申请人有权向该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或者同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 提起行政诉讼:若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或者符合法定条件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行政机关履行信息公开职责。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或者确认其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为违法。
3. 向监察机关举报:对于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渎职行为,可向监察机关举报,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理。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十三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上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或者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举报。”
第三十五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四)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法定职责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提起诉讼的”。
3. 监察法相关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六条:“监察机关对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以及道德操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的行为,监察机关有权依法进行处置。
面对行政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的损害,我国法律制度提供了多元化的救济途径,要求行政机关不仅要承担实体上的赔偿责任,还要在程序上纠正错误,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公共利益不受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行政机关赔偿相应损失,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行政不作为对公共利益造成损害如何赔偿”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帮助,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
第三人未出席庭审并不影响案件的正常审理流程。当人民法院受理涉及第三方参与的诉讼案件时,应及时向该第三方发送参加诉讼通知书,以确保其知晓诉讼进程及相关权利义务。关于“2024年行政诉讼中第三人不到场怎么办”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24
-
当行政部门存在问题时,可向政府投诉,也可依法起诉或复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法院审理和判决行政案件。若行政机关负责人无法到庭,应派相应级别工作人员到庭。关于“2024年如果检察院发现行政机关不作为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法头条法务为您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4.10.14
-
对行政不作为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一定的起诉资格和条件,并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原告应当注意收集证据、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并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诉讼。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行政不作为”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9.26
-
2024年发现行政不作为的情况是可以起诉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行政机关存在行政不作为时,应当及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或相关机构,了解具体的起诉程序和注意事项,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行政不作为”的相关问题。...时间:2024.09.26
-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履行法定职责而拒绝或拖延履行的行为,违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规定。受影响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依法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等途径寻求救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为行政不作为的认定和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在实践中,各级...时间:2024.09.26
-
本文针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能否提起行政诉讼”的问题,以专业律师的视角进行详细阐述。结论是,对于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复议决定,当事人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寻求司法救济。...时间:2024.05.22
-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申请应当作为而不作为,或者对法定职责范围内的事务怠于履行,从而造成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对于这种损害,我国法律有明确的规定,受害者有权请求赔偿。...时间:2024.04.17
-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申请应当作为而不作为的行为。关于行政不作为的举证责任分配,由原告承担初步证明行政机关有作为义务且未履行的责任,而行政机关则需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法定职责或者无作为的合理性。...时间:2024.03.31
-
行政不作为导致公民权益受损的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损失情况来界定。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根据权益受侵害的程度、直接经济损失等因素,确定行政机关应当承担的赔偿责任。...时间:2024.03.15
-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定职责范围内,对于应当履行的义务,无正当理由而拒绝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为。其法定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行政机关具有相应的法定职责;二是相对人提出了合法、明确的申请或请求;三是行政机关在合理期限内未予履行或答复。...时间:2024.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