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沉默权?

发布时间:2024.03.06 11:02:18
在刑事诉讼程序中,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虽未被赋予与西方国家相同的绝对沉默权,但其在行使供述权时享有不自证其罪的权利,并有权保持沉默。司法机关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

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沉默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拒绝回答与案件无关的问题,并且在没有律师在场的情况下,侦查人员讯问时,他们对于涉及定罪量刑的关键问题可以选择保持沉默,不提供可能使自己陷入不利境地的陈述。同时,任何口供都必须出于自愿,严禁以暴力、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这意味着,在实际操作中,尽管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沉默权”,但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前提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事实上享有一定的“不自证其罪”的权利。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52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

2. 同样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也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哪些权利保障了嫌疑人的辩护权?

嫌疑人在接受刑事诉讼程序中,其辩护权是一项基本的法定权利,受到我国《刑事诉讼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保障。辩护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辩护人选择权:嫌疑人有权自行委托辩护人进行辩护,也可以由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代为委托。如果嫌疑人没有委托辩护人,当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时,人民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 辩护准备权:辩护人有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的权利,可以同在押的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了解有关情况,收集证据。

3. 当场辩护权: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审判阶段,辩护人均有权参与诉讼活动,对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法院的行为提出异议,维护嫌疑人的合法权益。

4. 陈述与辩论权:嫌疑人、被告人在法庭上有最后陈述的权利,辩护人可以在庭审中发表辩护意见,对控诉方提出的指控进行反驳,并就量刑问题发表意见。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3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7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向其了解案件有关情况;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88条:“被告人、辩护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23条:“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应当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作出判决。”

尽管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没有明确赋予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与英美法系中的绝对沉默权完全一致的权利,但实际上通过禁止非法取证行为以及保护供述自愿性等原则,有效保障了他们在面对侦查和审讯时,可以自主决定是否进行陈述,从而间接享有了不自证其罪的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律师应当充分运用这些法律规定,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以上是法头条法务对“犯罪嫌疑人是否有沉默权”问题的解答,如果您需要更多法律帮助,请到法头条进行咨询。

相关阅读更多>>
  • 全风险代理律师收费标准是多少?
    全风险代理(又称“胜诉付费”模式)作为律师服务收费的创新形式,近年来在民事案件中逐渐普及。其核心特征为律师仅在案件胜诉或达成约定结果后收取费用,败诉或未达目标时则不收费。然而,该模式的合法性及收费标准始终是当事人与律师行业关注的焦点。...
    时间:2025.07.23
  • 2.5亿存款失踪,银行和储户谁的过错和责任?
    近日,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第三审判庭内“工行南宁分行2.5亿存款失踪案”一审开庭,这场因“高息理财”引发的巨额资金纠纷,在案发3年后进入司法终局阶段,该案也将“储户该不该担责”以及“银行该不该担责”的争议推向高潮。接下来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读此案件的责任归咎。...
    时间:2025.07.16
  • 非法占用林地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
    非法占用林地罪是指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林地,改变被占用林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行为。非法占用林地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的林地管理制度,还破坏了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犯非法占用林地罪的,将依据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关于“非法占用林地罪的立案标准具体有哪些?”的相关...
    时间:2025.07.01
  • 贩卖微信号如何定罪处罚?
    微信是是国内使用人数最多的社交软件,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微信号中有很多个人的信息资料和隐私,贩卖微信号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法分子会利用微信的个人信息做违法行为,例如诈骗、网赌等,贩卖微信号是违法的,具体定罪处罚需结合犯罪情节和严重程度。...
    时间:2025.06.09
  • 被告可不可以告原告虚假诉讼罪?
    在司法实践中,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其公正性与真实性至关重要。有时会出现一方当事人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等手段提起诉讼,意图损害对方合法权益的情况,这便涉及虚假诉讼罪的问题。虚假诉讼行为不仅严重扰乱司法秩序,还可能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破坏社会诚信体系。...
    时间:2025.05.29
  • 一审法院判决出现错误怎么办?
    司法实践中,一审法院判决错误可能影响当事人合法权益。为保障公正,法律赋予当事人救济途径,并明确错案追责机制。下面小编将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阐述一审判决错误的救济方式及错案追责程序,为当事人提供行动指引,同时强化司法人员责任意识,推动审判质量提升。...
    时间:2025.05.24
  •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范围和标准是什么?
    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是指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时,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依法提起民事赔偿请求的制度。其赔偿范围包括物质和精神损失,而赔偿标准主要依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来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一下。...
    时间:2025.05.13
  • 什么情况算已经立案了
    在司法程序中,“立案”标志着案件正式进入法律处理流程,是启动诉讼或侦查程序的关键节点。当事人常困惑于立案的判定标准及后续撤案的可能性。下面小编将从立案的法定条件与撤案的适用情形两方面,结合法律规范与程序逻辑,解析司法实践中“立案”的认定规则及撤案的合法路径。...
    时间:2025.05.13
  • 偷录的手机通话录音能够当做证据吗?
    偷录手机通话,在法律上通常被视为一种对他人通信隐私的干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他人的通信隐私。因此,未经对方同意而偷录手机通话,可能构成对他人隐私权的侵犯。关于“偷录的手机通话录音能够当做证据吗?”的相关问...
    时间:2025.05.12
  • 2025年哪些情况需要聘请刑事辩护律师?
    当个人面临刑事指控或调查时,为了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及时聘请刑事辩护律师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分析,在哪些情况下应当考虑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时间:2025.05.1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