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非法占地或提前占用土地如何处理?
非法占地或提前占用土地如何处理?
非法占地,是指未经合法审批程序而擅自占用土地的行为,或者超出批准范围、改变土地用途的占用行为。对于此类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明确指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土地,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并处以罚款。
提前占用土地,即在未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前就开始使用土地的行为。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对违反规定提前占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对在非法占用的土地上建设建筑物或其他设施的,应限期拆除,恢复土地原状。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七条
2.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
如何确认土地权属以确保权益不受损?
确认土地权属是确保权益不受损的关键步骤。土地权属主要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基本形态。对于国有土地,其使用权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等方式取得,并通过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或取得政府划拨决定等文件予以确认;对于集体土地,其所有权属于农民集体所有,个人可通过承包、租赁等方式获得使用权。
1. 土地登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规定,土地权属的确认主要通过土地登记程序完成。权利人应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申请土地权属登记,由该部门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颁发不动产权证书,以此作为证明土地权属的法定凭证。
2. 查阅权属来源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宅基地使用证、建设用地批准书等相关权属来源文件,以确认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3. 土地测绘与界址确认:在办理土地权属登记前,还需要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土地测绘,明确土地的位置、面积、四至界限等信息,防止因界址不清引发权属争议。
4. 依法解决权属争议:如果存在土地权属争议,应按照《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的规定,向当地人民政府的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通过调解、裁决或诉讼等方式解决。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
3.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
4. 其他相关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划拨、承包、租赁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被征地者能否拒绝土地征用?
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按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对于符合法定程序和目的的土地征用行为,被征地者在法律层面上并无权利直接拒绝。
这并不意味着被征地者的权益可以被忽视。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被征地者有权知晓征地的相关信息、参与听证会、要求合理补偿及安置,并且在征地过程中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如果对土地征收决定或补偿方案有异议,被征地者可以通过合法途径提出,包括但不限于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条:“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了土地征收的程序和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3.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至第二十八条,详细规定了房屋征收决定公告、补偿协议签订、补偿决定、救济途径等内容,赋予了被征收人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的多项权利。
虽然被征地者不能无条件拒绝合法的土地征用行为,但有权要求遵循法定程序,获得公正合理的补偿,并在权益受损时寻求法律救济。
无论是非法占地还是提前占用土地,都属于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处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土地时,都必须遵循“先批后占”的原则,严格遵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否则将会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同时,对于因非法占地或提前占用土地而遭受损失的权益人,法律也赋予了他们寻求赔偿的权利。
-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续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进行。当原承包期限届满后,除非存在法定情形不允许续包外,农户有权依法申请继续承包该地块,并与发包方签订新的承包合同。...时间:2025.01.13
-
关于土地承包合同的有效期,根据现行法律,通常情况下耕地的承包期限为30年,草地为30年至50年,林地为30年至70年。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稳定,同时也考虑到了不同类型土地使用的特点。...时间:2025.01.12
-
2025年镇政府依然没有权力直接征收土地。任何征收行为都需要经过国家或省级政府的批准,并遵循法定的程序和权限。同时,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虽然不需要得到全体村民的同意,但必须确保征地行为符合法定程序,并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时间:2025.01.09
-
农村土地征收程序包括拟定征收方案(县级以上地方政府根据规划拟定,含范围、用途等)、征收报批(报有批准权政府,提交相关材料)、发布公告、组织实施(含补偿安置等)、土地登记(征收后变更为国家所有),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6
-
农村征收土地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这包括农村土地。具体来说,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必须由国务院批准。征收其他土地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时间:2025.01.06
-
在我国,有权征收土地的单位主要包括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具体来说,国务院有权批准征收基本农田、基本农田以外的耕地超过三十五公顷的以及其他土地超过七十公顷的情况,而省级人民政府则负责审批除国务院批准以外的其他土地征收。此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土地征收工作,包括发布征收公告、进行补偿安置方案...时间:2025.01.06
-
我国征收土地主要由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管理。国务院及其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土地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涉及农用地转用或者土地征收的,若符合特定条件,如永久基本农田或特定面积的耕地和其他土地,必须经国务院批准。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6
-
在我国,县政府不可以作为征收土地的主体,但可以作为土地征收的实施主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的主体是国家,具体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土地所有权,因此县政府没有权力进行土地征收。然而,县政府可以在国家授权下作为土地征收的实施主体,负责具体的征收和补偿工作。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时间:2025.01.06
-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对土地进行征收的主体是国家,而国家征收土地后,由市、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