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发布时间:2024.02.06 08:44:59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是我国刑法中两种不同的犯罪故意形态,它们在主观恶性、预见结果的可能性以及对结果的态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理解并区分两者对于正确判定犯罪性质和量刑具有重要意义。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1. 直接故意: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态度。在此种故意下,行为人不仅预见到结果可能发生,而且积极追求该结果的发生。例如,甲明知投毒会致人死亡,却仍然实施了投毒行为,希望导致他人死亡,那么甲就具备直接故意。

2. 间接故意:则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虽然不希望这种结果发生,但对它的发生采取放任态度,即听之任之、漠不关心,既未积极追求,也未设法避免。如乙在森林中随意丢弃烟蒂,明知可能会引发火灾,但对此结果并不在意,如果因此确实引发了森林火灾,那么乙的行为构成间接故意。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其中,“希望”对应的就是直接故意,“放任”对应的是间接故意。

刑法中对故意犯罪的量刑原则是什么?

对故意犯罪的量刑原则主要包括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主客观相统一原则。

1. 罪刑法定原则: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要求对于故意犯罪的量刑,必须基于法律规定。即只有当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刑法明文规定的故意犯罪构成要件时,才能对其处以刑罚,并且刑罚的种类和幅度也应当严格按照刑法的相关规定执行,不得随意增减或变更。

2.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这一原则强调的是刑罚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之罪的社会危害性和应受谴责程度相适应,同时也应考虑其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在对故意犯罪量刑时,不仅要看犯罪行为的客观危害结果,也要充分考察行为人犯罪时的主观恶性,确保刑罚轻重与犯罪事实、情节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

3.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在判断故意犯罪的责任和量刑时,既要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又要考虑其犯罪故意。故意犯罪的成立不仅要证实行为人实施了危害社会的行为,还要证明其在实施行为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第3条第1款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同时,在刑法分则各章节中,对各种具体故意犯罪的构成要件及其相应的法定刑罚均有明确规定,体现了上述量刑原则的具体应用。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和主观意愿的不同,直接故意表现为积极追求结果的发生,而间接故意则是对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采取了放任态度。在司法实践中,明确区分这两种故意形态有助于准确判断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程度,从而实现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让您感到无助?法头条是您的法律援助!我们汇聚了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各种法律疑难。无论是文字、电话还是视频咨询,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为您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相关阅读更多>>
  • 网上买挂被骗全过程先付定金怎么追回钱?
    遭网络游戏外挂交易暗藏陷阱,诈骗分子常以“低价激活”“定制功能”为饵,诱导玩家支付定金后失联。2025年1月,四川洪雅15岁少年小艺因购买《和平精英》外挂,被诱导支付“激活费”“保证金”等共计3797元,最终对方失联。此类骗局中,定金往往通过微信、QQ等非正规渠道支付,资金流向难以追踪。若遭遇此类诈骗,需立即采取...
    时间:2025.07.18
  • 怎么查看被诈骗的钱是否被追回?
    遭遇诈骗后,受害者最关心的是被骗资金能否追回。由于诈骗资金常通过多层账户流转、第三方支付平台拆分或跨境转移,追踪难度较大,但公安机关可通过银行流水、支付平台数据及技术手段尽力追查。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诈骗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18
  • 取保好还是不取保好?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其利弊需结合具体案情判断。对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而言,取保可保障人身自由、缓解心理压力、维护家庭稳定,并降低司法成本;但若存在社会危险性,取保可能引发再犯罪风险或干扰诉讼。司法实践中,取保与否需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悔罪表现及社会影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
    时间:2025.07.18
  • 16周岁女方同意是否构成犯罪?
    16周岁女性在法律上虽已具备部分民事行为能力,但其性同意能力仍受特殊保护。司法实践中,单纯自愿性行为通常不构成犯罪,但存在特殊关系或非真实意志表达时,法律将突破“自愿”表象追究责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强奸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18
  • 与未成年少女自愿关系法律怎么判?
    未成年少女的性自主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其年龄界限与行为性质直接影响法律定性。司法实践中,即使少女“自愿”,法律仍以年龄为核心判定标准,对不满14周岁的幼女实行“零容忍”原则,对14至18周岁少女则区分一般自愿与利用心智不成熟等特殊情形。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强奸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18
  • 博主称住进月租6万元甲醛房致患病,该怎么维权?
    近日,一博主称住进月租6万甲醛房致患病,出现咳嗽、过敏等身体异常情况,检测机构的结果显示房子甲醛含量超标近三倍。该名博主在医疗上花费已超4万元,要求解除租赁合同并退还押金6万余元,但该房东拒绝退还和沟通。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维权呢?接下来本文从法律角度出发为大家详细解答。...
    时间:2025.07.18
  • 男子躲逆行外卖员摔成高位截瘫,涉事公司拒绝赔153万合法吗?
    健身教练为避让逆行外卖电动车摔成高位截瘫,法院二审判决涉事公司赔偿153万余元。然而,该公司不仅拒绝履行赔偿义务,还通过更换法定代表人、注册地,甚至异地成立同名公司“换马甲”继续经营,引发社会对法律执行效力的广泛质疑。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层面解析涉事公司拒赔行为的违法性,并系统梳理强制执行程序的关键环节,为...
    时间:2025.07.17
  • 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拿走55万代理费是否合规?
    近期,一则“男婴医院离世家长获赔88万,律师拿走55万代理费”的新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事件中,家长韦先生因文化水平有限,在维权过程中与律师签订协议,最终赔偿款中超六成被律师收取,引发对律师收费合规性的质疑。相对的,律师风险代理收费标准问题也再次成为公众讨论焦点。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方面的分析解读。...
    时间:2025.07.17
  • 2025新身份证什么时候可以申领如何申领?
    公安部等六部门联合推出的“国家网络身份认证”服务自7月15日起正式施行,通过“网号+网证”模式为互联网场景下的身份核验提供新选择。下面小编将围绕“新身份证申领”与“身份信息被盗用处理”两大核心问题,结合最新政策与司法实践,为公众提供权威、实用的法律指南。...
    时间:2025.07.16
  • 16岁女子飞机上分娩疑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
    近日,网传山东航空SC4884航班,一名16岁孕妇在机上分娩,随后机场医务室工作人员证实了此事件,对于网传旅客携带传染病等情况,因涉及个人隐私不便透露。此事件发生后,网友对于因分娩携带传染病的问题广泛讨论,若携带传染病是否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下面本文详细为大家解读。...
    时间:2025.07.1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