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博士考公入职1个月2次故意泄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会判多久?

发布时间:2025.09.08 14:26:34
近年来,国家秘密保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公职人员因职务便利接触大量涉密信息,其保密责任尤为重大。个别新入职人员因法律意识淡薄或受利益驱使,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给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下面小编为您详细解答相关问题。

博士考公入职1个月2次故意泄密,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会判多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的刑期分为两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故意泄露国家秘密且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此档刑期适用于泄露行为造成一定危害后果,但尚未达到特别严重程度的情形。

  泄露行为情节特别严重,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量泄露密级、次数、后果及行为人主观恶性等因素确定刑期。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此类行为的,虽不构成渎职罪,但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八条第二款,仍需“依照前款规定酌情处罚”。

  非公职人员故意泄露国家秘密,同样面临刑事追责,但具体刑期可能因主体身份差异有所调整。

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渎职侵权犯罪案件立案标准的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

  1. 密级与数量标准

  泄露绝密级国家秘密一项以上,或机密级国家秘密三项以上,或秘密级国家秘密五项以上。此标准以涉密信息的密级和数量为核心,密级越高、数量越多,危害性越大。

  2. 危害后果标准

  泄露国家秘密已造成严重危害后果,包括危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国防安全或其他重大损失。泄露军事部署信息可能导致战略被动,泄露科技研发数据可能削弱国家竞争力。

  3. 行为方式标准

  通过口头、书面或网络等方式向公众散布、传播国家秘密,或利用职权指使、强迫他人泄露秘密。此类行为直接扩大秘密知悉范围,加剧危害扩散。

  4. 主观目的标准

  以牟取私利为目的泄露国家秘密。司法实践中,行为人通过泄露秘密获取经济利益或政治资本,将作为从重处罚情节。

  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涉嫌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立案标准参照上述规定执行,但需注意其主体身份不影响行为定性,仅在量刑时可能酌情从轻或减轻处罚。

相关阅读更多>>
  • 赌资高于30万一定会判5年以上吗?
    赌博行为在我国受到严格法律规制,2025年《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赌博罪的立案标准与量刑规则进一步细化。2025年赌博行为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赌资达到5万元即可触发刑事责任,而赌资超过30万元在开设赌场罪中可能构成情节严重。...
    时间:2025.09.06
  • 交通事故撞人死亡没有谅解书会被判刑吗?
    70岁以上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仍需依法承担行政、民事及刑事责任,年龄并非免责事由。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未获谅解书时,只要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时间:2025.09.02
  • 2025抢银行判刑多久?
    抢劫银行作为严重暴力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动摇国家金融秩序根基。我国司法体系通过设立特殊加重情节,对这类犯罪予以严厉打击。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量刑标准及核心法律依据三方面,系统解析抢银行行为的刑事责任。...
    时间:2025.09.02
  •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的立案标准2025
    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非法捕猎行为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9.02
  • 猥亵罪一般最少判多少年?
    在法治社会,了解法律规定对维护自身权益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猥亵罪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与尊严的犯罪行为,备受关注。很多人会好奇,一旦涉及猥亵罪,在法律层面,犯罪者最少会面临怎样的刑罚呢?下面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您详细解答。...
    时间:2025.08.27
  • 银行卡诈骗判几年?
    随着电子支付普及,银行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伪造信用卡、恶意透支、网络钓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银行卡诈骗的量刑标准及资金追回机制,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
    时间:2025.08.27
  • 2025诈骗判几年
    诈骗犯罪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侵害公民财产权益,历来是司法机关重点打击对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犯罪手段演变,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公众普遍关注诈骗行为将面临何种刑罚,以及司法机关如何界定诈骗犯罪的立案门槛。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
    时间:2025.08.26
  • 2025年诈骗判几年
    诈骗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司法实践中,量刑需结合犯罪数额、手段、后果及行为人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判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诈骗罪的刑期问题,分两部分展开具体分析,旨在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
    时间:2025.08.26
  • 诈骗判几年刑期?
    诈骗罪的量刑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不同数额标准与情节状况,对应不同量刑区间。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读。...
    时间:2025.08.26
  • 诈骗判几年?
    诈骗犯罪严重侵害公民财产权益,法律对诈骗行为的惩处力度持续强化。诈骗罪量刑以犯罪数额为核心基准,同时综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答。...
    时间:2025.08.2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