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的立案标准2025
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的立案标准2025
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非法捕猎行为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2025年我国对非法捕猎野生动物案件的立案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从数量、区域、工具方法及后果等多维度构建追责体系,形成对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的全链条打击。
立案标准:一是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数量达20只以上;二是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如猎枪、粘网、电子诱捕器)或禁用方法(如夜间照明、火攻、毒药)进行狩猎;三是存在多次狩猎、组织狩猎、造成生态环境严重损害等其他严重情节。符合上述任一条件即构成刑事立案标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破坏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进一步明确,“非法猎捕野生动物价值一万元以上,或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工具、方法狩猎的,以非法狩猎罪定罪处罚”。
捕捞二级保护鱼有什么罪?
水生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捕捞国家二级保护鱼类行为直接触犯法律红线。2025年司法实践中,此类案件的定罪量刑依据行为性质、危害后果及主观故意等因素综合判定,形成对珍贵、濒危水生生物的严格保护机制。
罪名认定:捕捞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可能构成“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该罪名涵盖非法猎捕、杀害、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全链条行为,无论行为人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只要实施上述行为即构成犯罪。
量刑标准:根据犯罪情节轻重,量刑分为三档:一般情节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
“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则是关于“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70岁以上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仍需依法承担行政、民事及刑事责任,年龄并非免责事由。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未获谅解书时,只要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时间:2025.09.02
-
抢劫银行作为严重暴力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动摇国家金融秩序根基。我国司法体系通过设立特殊加重情节,对这类犯罪予以严厉打击。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量刑标准及核心法律依据三方面,系统解析抢银行行为的刑事责任。...时间:2025.09.02
-
在法治社会,了解法律规定对维护自身权益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猥亵罪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与尊严的犯罪行为,备受关注。很多人会好奇,一旦涉及猥亵罪,在法律层面,犯罪者最少会面临怎样的刑罚呢?下面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您详细解答。...时间:2025.08.27
-
随着电子支付普及,银行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伪造信用卡、恶意透支、网络钓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银行卡诈骗的量刑标准及资金追回机制,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8.27
-
诈骗犯罪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侵害公民财产权益,历来是司法机关重点打击对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犯罪手段演变,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公众普遍关注诈骗行为将面临何种刑罚,以及司法机关如何界定诈骗犯罪的立案门槛。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时间:2025.08.26
-
诈骗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司法实践中,量刑需结合犯罪数额、手段、后果及行为人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判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诈骗罪的刑期问题,分两部分展开具体分析,旨在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时间:2025.08.26
-
诈骗罪的量刑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不同数额标准与情节状况,对应不同量刑区间。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读。...时间:2025.08.26
-
诈骗犯罪严重侵害公民财产权益,法律对诈骗行为的惩处力度持续强化。诈骗罪量刑以犯罪数额为核心基准,同时综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答。...时间:2025.08.26
-
失火罪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其量刑标准及缓刑适用条件需结合《刑法》及司法解释进行严格界定。本文将依据法律条款,从情节严重标准及缓刑概率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时间:2025.08.23
-
入室盗窃行为严重侵犯他人财产安全与居住安宁,即便盗窃金额不足3000元,也必然受到法律制裁。入室盗窃不足3000元的拘留天数,需依据具体情节和是否构成刑事犯罪来判定。下面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为您详细解读。...时间: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