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谣言传播罪怎么处罚?
发布时间:2025.06.06 14:59:38
在信息飞速传播的当下,谣言如同病毒般肆意扩散,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侵害公众权益。明晰谣言传播罪的处罚规定与定罪标准,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守护公民权益的关键。公民应自觉抵制谣言,共同维护社会秩序,避免因传播谣言而触犯法律。
谣言传播罪怎么处罚?
谣言传播不仅扰乱社会秩序,还可能侵犯他人权益,甚至构成犯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谣言侵犯公民名誉权或法人商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若谣言构成犯罪,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另外,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最高可处七年有期徒刑,诽谤罪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最高可处二年有期徒刑并处或单处罚金。
谣言超过多少人可以定罪?
谣言传播的定罪标准,我国法律并未单纯以人数为界,而是需结合谣言性质、传播范围及社会影响综合判断。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诽谤罪的立案标准为同一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五千次以上,或被转发五百次以上;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则需满足“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条件,如引发公众恐慌、导致生产生活秩序混乱等。
此外,若谣言导致他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亦可认定为情节严重。司法机关会综合考量谣言内容、传播方式及实际后果,依法作出公正裁决。
相关阅读更多>>
-
一女子强行亲吻1岁男童致其确诊水痘的事件引发社会对“亲密接触边界”与“传染病传播责任”的激烈讨论。男童当晚高烧、全身长满红包,家长报警后警方介入调查,涉事女子是否构成犯罪成为争议焦点。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细节。...时间:2025.07.15
-
在法治社会的框架下,毒品犯罪始终是严厉打击的重点领域。从大厂程序员被裁后制毒贩毒获刑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对毒品犯罪的零容忍态度。下面小编将围绕制毒贩毒的立案标准及非法持有毒品罪的构成要件展开探讨,通过法律条文与实际案例的结合,增强公众对毒品犯罪危害性的认识,共同构筑拒毒防毒的坚固防线。...时间:2025.07.15
-
大连工业大学一位女生和一位外国籍电竞选手发生关系后,亲密照片被该外国人放到了社交媒体,在事件中这位女生的隐私被侵犯,尊严被践踏。近日,该校选择将女生开除,并把女生的名字公之于众。那么在此事件中该校的做法是否合法呢?下面本文将从法律的角度为大家详细分析。...时间:2025.07.14
-
近日,宁夏一女子因家庭暴力心生怨恨,遂产生给丈夫下毒的想法。该女子将老鼠药混入冲泡的补药中,其丈夫在饮用含有老鼠药的补药后有尿血症状,在医院的检查下才发现中毒了。后涉事女子被法院判刑,那么此事件女子获刑的法律依据是什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时间:2025.07.14
-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后,二审开庭时间因案件类型、审理程序及特殊情况存在差异。民事案件二审原则上需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通常在2个月内审结,行政案件则需在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庭审开庭规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3
-
罪犯被判刑后,家属探视权的行使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与监管场所规定。从判决生效到实际探视,需经历文书送达、罪犯收监、监狱通知等多个环节,时间跨度因刑罚类型、执行场所及地区管理差异而有所不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探监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2
-
在司法实践中,判决与裁定的有效执行是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部分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转移资产等手段逃避执行,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我国司法对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予以刑事制裁。下面小编将围绕拒执罪的立案标准及成立条件展开分析,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助力司法实践。...时间:2025.07.12
-
近期,“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将转账轰炸这一恶劣行为推至公众视野。此类行为不仅冲击着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其是否违法的思考。...时间:2025.07.11
-
楼道是居民出行的公共通道,停放电动车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女子因在楼道停电动车致4人烧伤需承担的责任,以及楼道内电动车停放的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来明确,下面小编将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11
-
近日,一女子借廊坊银行下属支行1.12亿元遭对方赖账不还,遂将廊坊银行下属支行起诉至法院。法院在一审中判被告偿还债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级法院又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最后广阳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请求。那么在此事件中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免费咨询在线律师
热门法律资讯 更多>>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