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详情吗?
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详情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知情权得到了明确的保障。这意味着,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提供有关商品的真实信息,这包括但不限于价格、质量以及性能等方面。若商家没有履行其应尽的信息披露义务,那么这种行为可能被视为违法,并且商家将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数据安全由谁负责?
根据法律法规,数据安全的责任主体主要包括数据处理者和管理者。具体而言,所有参与数据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及公开等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均需承担相应的数据安全责任。特别是对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以及重要数据的处理者来说,他们需要遵循更为严格的数据安全管理规定在不同场景中,确保数据安全的具体责任人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原则是“谁处理数据,谁负责安全”。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 从事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一条 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
(四)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个人隐私如何在法律上得到保护?
个人隐私权被认定为一项基本人权,并得到了多部法律法规的强有力保护。这些法律规定了个人隐私的具体内容,明确了哪些行为构成对隐私权的侵犯,并设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通过构建一个全面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旨在阻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收集、使用、处理和传输他人的个人信息,从而保障每位公民的个人隐私安全不受到侵害。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四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窃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个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不得过度处理;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限于实现处理目的所需的范围内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消费者确实拥有了解所购商品详细信息的权利,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
『温馨提示』了解法律知识可以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法律问题,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您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咨询,请随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
-
物业服务中,管理方未履行告知义务导致住户隐私被侵犯的事件屡见不鲜。从外墙清洗未通知到保洁擅自进入房间,此类纠纷关乎个人权益保护,折射出物业管理的法律边界与责任划分。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答。...时间:2025.08.22
-
在日常生活里,骚扰电话着实令人困扰,不仅打断手头事务,还严重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节奏。当面对这类电话时,许多人都在寻求有效的举报与投诉方式,以便维护自身权益。那么在2025年,遭遇骚扰电话后究竟该如何举报和投诉呢?...时间:2025.08.21
-
随着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与科技手段的普及,扶老人被诬陷这一社会难题逐渐从道德争议转向法律规制。从湖南女大学生获赔6.8万元到全国首例讹诈者被判刑,司法实践已形成证据为王、责任倒置、惩戒与赔偿并重的明确导向。...时间:2025.08.06
-
近年来公共交通领域因座位引发的纠纷频发,其中老人因未获让座而辱骂他人、强制要求让座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此类行为不仅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更涉及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老人辱骂他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及处理方式是什么?被强制让座者动手反击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时间:2025.07.24
-
体罚是指通过对别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体罚可以表现为打屁股、打手心、拧耳朵、罚跪、鞭打、蹲马步、操场蛙跳等多种形式。体罚是一种不合法、不道德的惩罚方式,应该被严格禁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采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关于“老师让学生跪地写检讨的...时间:2025.06.16
-
教育惩戒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明确界限,教师行使教育权需以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为前提。近年来,因教师不当惩戒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频发,其中涉及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尤为突出。下面将从法律视角出发,系统解析教师要求学生下跪写检讨的违法性,并梳理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罚标准与规定,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提供清晰的...时间:2025.06.16
-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在法律层面上,通常指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系统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中的问题,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人工智能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层面和具体情境。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损害程度、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等多个因素来做出合理的判断...时间:2025.06.06
-
-
在数字时代,原创作者面临作品被侵权的风险日益增加。为了有效保护自身权益,原创作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版权登记、使用版权声明、签订正式合同以及在必要时寻求司法救济等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为自己的智力成果提供较为全面的保护。...时间:2025.05.11
-
在处理诽谤案件时,证据是决定指控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如果提出的诽谤指控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则该指控很难被法院所采纳。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当证据不足时诽谤指控是否能够成立,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时间:2025.03.05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