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许可使用范围是否可以调整?

发布时间:2025.02.09 17:29:08
许可使用范围是否可以调整取决于许可合同的具体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一般而言,双方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许可使用范围作出调整,但需注意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

许可使用范围是否可以调整?

知识产权领域,特别是在版权、专利权或商标使用权的许可中,许可使用范围是许可合同中的关键条款之一。它明确了被许可方可以如何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使用相关权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只要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且遵循公平原则,双方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一致的方式对合同内容进行修改,这其中就包含了调整许可使用范围的可能性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许可方与被许可方均表示同意,并确保这种变更不会损害第三方权益或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及良好风俗,则许可使用范围是可以被调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此类变更都应以书面形式正式记录下来,以便为将来可能出现的任何争议提供明确的证据支持。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七十七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变更合同。”

未经同意使用他人专利会怎样?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擅自使用其专利技术,被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此类行为不仅会导致民事责任的承担,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因侵权造成的损失,还可能招致行政责任,严重情况下甚至会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条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构成对专利权的侵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十三条

假冒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负责专利执法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下的,可以并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被许可人能否将权利再许可他人?

被许可人是否可以将获得的权利再许可给第三方,主要由原始许可合同的具体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决定。一般而言,除非原许可合同中明确指出允许被许可人进行再许可,否则被许可人不得自行将其从许可方处获得的权利授予他人。这是因为知识产权使用许可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双方协商达成的契约关系,其中的内容(比如是否允许再许可)会在许可协议中详细规定。如果许可协议中没有特别说明允许再许可,则默认情况下,被许可人不具备这样的权利。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六条:“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注:此条虽直接涉及的是著作权领域的报酬问题,但反映了在知识产权领域内,具体事项应遵循当事人的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等相应部分同时废止,因此实践中应以《民法典》为准。上述引用的《合同法》条款,在《民法典》中有类似规定。对于具体的知识产权类型(如专利、商标或著作权),还需参考相应的专门法律及其实施细则。基于现行法律框架下,许可使用范围确实存在可调空间,但必须确保所有更改均通过合法途径完成,并得到双方的认可。同时建议在实施前咨询专业法律顾问,以保证操作合规有效。

温馨提示:法头条,您的法律问题解答帮手。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相关阅读更多>>
  • 未按时缴纳公司税务款会面临什么处罚?
    未按时缴纳公司税务款,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可能会面临滞纳金、罚款等经济处罚,严重者甚至可能涉及刑事责任。企业应当严格遵守税法规定,及时履行纳税义务。...
    时间:2025.02.28
  • 知识产权侵权怎么处理?
    知识产权侵权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权利人如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当发现知识产权被侵犯时,权利人可以采取包括但不限于发送律师函、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举报以及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权利人有权要...
    时间:2025.02.16
  • 2025年董事会有哪些主要职责范围?
    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职责包括决策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审议批准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及决算方案等。这些职责旨在确保公司能够依法合规地运作,并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
    时间:2025.02.15
  • 如何确定股东资格认定标准?
    股东资格的认定是公司法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股东权利的行使和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股东资格的认定主要依据出资证明、公司章程记载、股东名册记录以及工商登记等几个方面。...
    时间:2025.01.03
  • 代理股东合法吗?
    代理股东的合法性取决于其是否得到了实际股东的明确授权,并且在授权范围内行事。至于能否对股权进行转让,则需要根据授权范围、法律规定、公司章程以及信息披露等因素综合判断。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代理股东合法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30
  • 代理股东有什么风险?
    代理股东和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各自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和义务。代理股东在行使股东权利时面临着多重风险,需要谨慎行事。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代理股东有什么风险?”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30
  • 股东有权利注销营业执照吗?
    股东并没有直接权利注销公司的营业执照,这一权利需要通过股东会议的集体决策和法定的清算程序来实现。部分股东权利是可以授权委托他人代为行使的。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股东有权利注销营业执照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27
  • 股东有权利查看公司账目吗?
    股东有权查看公司账目,这是股东知情权的重要体现。且股东还享有资产收益权、参与重大决策权、选择监督管理者权等多项权利。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股东有权利查看公司账目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27
  • 股东抽逃出资后还可以转让股权吗?
    股东抽逃出资后,虽然仍然具有股权转让的权利,但转让股权并不能免除其因抽逃出资而产生的法律责任。股东抽逃出资将面临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可能的刑事责任。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股东抽逃出资后还可以转让股权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24
  • 股东抽逃出资构成犯罪吗?
    股东抽逃出资是一种严重的违规行为,不仅损害了公司的财产权益,还可能影响到其他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因此,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管,防范股东抽逃出资的行为发生。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股东抽逃出资构成犯罪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2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