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法定继承顺序由谁来决定?
法定继承顺序由谁来决定?
法定继承顺序是由法律来决定的。《民法典》明确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法定继承如何分割房产?
法定继承房产,一般由法定继承人平等分配,但有以下特殊情况:
1、继承人协商一致的,可按约定继承,也可不均等分配。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时应予以照顾,可以多分。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时可以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时应不分或少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条 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以上是关于“法定继承顺序由谁来决定?”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
遗嘱是公民按照个人意愿处分其身后遗产的重要方式。其中,立遗嘱人有权决定将遗产分配给特定的继承人或排除某些法定继承人。本文主要探讨了遗嘱中排除法定继承人的效力问题,明确在符合法定条件下,排除法定继承人具有法律效力。...时间:2024.02.20
-
-
-
儿媳和女婿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丧偶儿媳对公婆或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公婆的遗产。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儿媳和女婿是法定继承人吗?”的相关问题。...时间:2023.07.07
-
遗嘱继承的继承人不一定是法定继承人。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遗嘱继承的继承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吗?”的相关问题。...时间:2023.07.06
-
关于继承,古时候讲究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特别是在帝王家,为了争夺皇位,表面上和和睦睦,但背地里都是充满着算计。现代社会,规定的是子女都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但为了可以争夺更多份额的财产,出现各样手段都是不足为奇的。这其中还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内容,如果有想要了解的,下面就可以跟随法头条小编来一探究竟吧。...时间:2022.09.3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