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土地权属的定义是什么?
2024年土地权属的定义是什么?
2024年土地权属的定义可以归纳为:土地权属是土地的所有权及由其派生出来的土地占有、使用和收益权的统称。这一定义涵盖了土地权属的核心内容,包括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他项权利。
土地所有权:这是土地权属的核心,指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分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国家土地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而集体土地所有权则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行使。
土地使用权:这是指依法取得土地上的实际经营权和利用权。在我国,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土地使用权是与土地所有权分离的一种权利,它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前提下,通过出让、转让等方式进行流转。
他项权利:这是指非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在他人土地上享有的一定权利。这种权利通常是在土地使用权基础上设立的,如抵押权、地役权等。他项权利的存在使得土地权属关系更加复杂,但同时也为土地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相关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
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
被征收人对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的房屋征收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土地权属一般归谁?
土地权属一般归谁,这取决于土地的具体位置和用途,以及相关的法律规定。以下是对土地权属归属的详细解释:
一、城市土地权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明确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这意味着在城市区域内,土地的所有权归国家,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行使对土地的所有权。国家可以通过出让、划拨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授予单位或个人使用,但土地所有权始终保持在国家手中。
二、农村土地权属
集体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意味着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归当地的农民集体,如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等。这些集体组织有权对土地进行经营、管理,并可以将土地使用权分配给其成员或外部单位或个人使用。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根据法律规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是农村村民用于建造住宅的土地,自留地和自留山则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其成员长期使用的土地和山林。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同样归农民集体所有,使用权则归具体的村民或农户。
三、特殊情况下的土地权属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进行土地征收或征用时,土地的所有权可能会发生转移。但这种情况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并给予被征收或征用土地的单位或个人合理的补偿。
四、土地权属的禁止性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任何形式的土地所有权交易都是非法的,均属无效。土地所有权只能属于国家或农民集体,单位或个人只能通过使用或取得收益的方式行使对土地的权利,但不能擅自占有、出售或非法转让土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四条: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处理。单位之间的争议,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个人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的争议,由乡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当事人对有关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理决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争议解决前,任何一方不得改变土地利用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以上则是关于“土地权属纠纷”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关于征地公告发布前信息能否公开的问题,关键在于该信息是否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所规定的应主动公开或依申请可公开的信息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涉及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应当依法予以公开。...时间:2025.05.04
-
土地补偿标准的确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相关规定。这些规定旨在保障被征地农民或单位的基本权益,确保补偿公平合理。...时间:2025.02.27
-
征地补偿款的发放时间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应在土地征收决定作出后及时支付给被征收人。具体的支付时间可能会因地方政策或项目的具体情况而有所不同。...时间:2025.02.23
-
征地补偿纠纷通常表现为被征收人就补偿金制定、支付方式等事项与征收方产生分歧。几种常用的维权方式包括:协商处理:寻求直接与征收方的交流,以期通过谈妥达成共识。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2.12
-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地方政府在符合特定条件下有权直接征地。但是,这一过程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并确保被征收土地的农民得到合理补偿。...时间:2025.02.08
-
违法征地签的协议无效。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因此,违法征地签的协议因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而无效。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时间:2025.01.25
-
征地后农民生活保障主要包括安置补偿、社会保障以及就业培训等方面,旨在确保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土地被征收而下降。根据现行法律法规,政府及相关机构有责任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并采取措施帮助其解决居住问题、改善社会保障状况及促进再就业。...时间:2025.01.12
-
征地拆迁是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重要环节,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过程。征地拆迁需要严格遵循法定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力度,确保征地拆迁工作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时间:2024.12.31
-
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补偿标准,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征地拆迁过程中,被拆迁人也应积极配合政府工作,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补偿标准,及时办理相关手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时间:2024.12.31
-
外嫁女索要征地补偿款是合法的,但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复杂的法律程序和权益纠纷。外嫁女应充分了解自身权益,积极与集体经济组织或政府部门协商,并在必要时寻求法律援助和保留相关证据。同时,集体经济组织也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确保征地补偿款的合理分配和发放。...时间:2024.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