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医疗损害民事赔偿有哪三种途径?
2024年医疗损害民事赔偿有哪三种途径?
2024年医疗损害民事赔偿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一、协商解决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协议书。这种方式成本较低,且可以迅速解决纠纷,避免长时间的法律程序。但协商成功的关键在于双方对事实和权益的处置规则有趋同的认识,这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请求其进行调解或处理。卫生行政部门作为行业主管机关,具有专业认知能力,能够快速、方便地处理医疗纠纷。此外,卫生行政部门解决医疗纠纷的费用相对较低,且其处理结果具有一定的效力。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事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提出申请。
三、向人民法院起诉
如果医患双方无法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纠纷,患者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具有严格的程序、最高的权威裁判和国家强制力的保证,是解决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之一。但诉讼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医疗纠纷的专业化可能导致诉讼拖延和高成本,以及原被告双方可能因互不信任而破坏医患关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医疗事故损害会变成刑事诉讼吗?
医疗事故损害在某些情况下确实会变成刑事诉讼。具体来说,医疗事故的法律性质在诉讼领域中主要取决于其涉及的责任性质。
一、医疗事故可能涉及刑事诉讼的情况
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严重后果:
当医疗事故是由于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患者身体健康时,这类行为可能构成犯罪,从而需要通过刑事诉讼来处理。例如,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涉及伪造、销毁病案等资料的行为:
如果在医疗事故发生后,有人丢失、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病案和有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直接责任人也将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寻衅滋事、扰乱医疗秩序:
借口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正常秩序,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医疗事故大多数情况下属于民事诉讼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疗事故首先被视作一种民事侵权行为,涉及的是医患之间的合同关系或侵权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患者或其家属可以通过民事诉讼来寻求赔偿。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医疗事故损害在特定情况下会变成刑事诉讼,主要取决于医务人员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疗事故仍然是通过民事诉讼来解决的。因此,在处理医疗事故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其法律性质,并采取相应的法律途径来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四、相关法律条款
《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23~25条:对涉及伪造、销毁病案等资料、医务人员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损害、寻衅滋事扰乱医疗秩序等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行为,由司法机关对直接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十条
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以上则是关于“医疗事故”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安徽某医院因CT图像混淆导致患者被误诊绝症并服药3个月的事件引发公众对医疗责任划分的关注。此类事件涉及患者人身权益损害,更关乎医疗机构管理责任与法律赔偿标准的适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责任认定与赔偿标准体系两个维度,解析医疗过错赔偿的核心规则。...时间:2025.08.20
-
医疗行为中,误诊如同悬在医患关系上方的利剑。当患者因误诊承受身体痛苦、精神折磨甚至经济损失时,法律如何界定责任、如何保障权益?下面小编系统梳理误诊赔偿的最新规定及医生可能承担的责任,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8.19
-
哈尔滨市77岁老人因一次性拔除12颗牙并种植6颗后突发不适身亡,引发社会对口腔医疗安全的广泛关注。该事件暴露出高龄患者接受复杂口腔手术的风险管控问题,更凸显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家属如何依法维权、合理索赔的现实需求。...时间:2025.07.31
-
医疗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让变美成为许多人的追求目标。部分从业者违规操作、消费者盲目信任非正规渠道,导致医疗事故频发。多起典型案例显示,因医生在非医疗机构私自注射美容针引发的伤残纠纷,不仅暴露了行业监管漏洞,更引发公众对赔偿标准与非法行医认定的广泛关注。...时间:2025.07.25
-
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标准是根据患者的损害程度和实际情况进行划分的,具体赔偿数额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计算。在处理医疗事故赔偿时,建议患者及其家属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法律机构,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关于“医疗事故等级和赔偿标准2025年最新”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8
-
十级伤残是伤残等级中的一种等级,指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受到一定影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其划分依据为人体组织器官结构破坏、功能障碍及其对医疗、护理的依赖程度,同时还会适当考虑由于残疾引起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因素影响。关于“28岁女子做取环手术致十级伤残该怎么赔偿?”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时间:2025.07.03
-
甘肃白女士去医院取环,结果手术时医生被换成进修的蒲医生,手术失败致其失血过多休克进ICU,术后白女士十级伤残且可能丧失生育能力。对于此次的医疗事故案件白女士认为医院应当承担全部责任,而医院认为流程合规。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此案件涉事医院需要承担责任吗,以及该怎么赔偿?...时间:2025.07.03
-
在医疗活动中,患者本应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有时却会遭遇意外情况。当出现被进修生做取环手术致残这类事件时,患者往往面临身体痛苦与经济压力的双重困境。如何合法合理地索赔医疗费用成为患者及其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手术致残后的医疗鉴定时限也关系到患者能否及时维护自身权益。...时间:2025.07.02
-
医疗纠纷中,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标准与术后感染的定性直接影响患者权益保障。2025年,我国通过《民法典》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规,明确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规则,并细化医疗事故的认定标准。下面小编将结合最新政策,系统解析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依据与术后感染的判定规则,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助力维护合法...时间:2025.06.15
-
医疗事故发生后,患者或家属与医院协商赔偿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如何有效沟通、明确责任、合理计算赔偿金额,是协商成功的关键。了解医疗事故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款,分析医疗事故赔偿协商策略及死亡赔偿标准。...时间:2025.06.0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