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2024年股东未足额出资时的公司债务由谁承担?

发布时间:2024.07.15 17:31:21
2024年股东未足额出资时的公司债务主要由公司以其全部财产承担。然而,未足额出资的股东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对公司补足出资、赔偿损失,以及在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时对公司债权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此外,在特定情况下,如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或股权转让后,股东的责任承担方式也会有所不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未足额出资”的相关问题。

2024年股东未足额出资时的公司债务由谁承担?

  2024年股东未足额出资时,公司债务的承担问题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公司债务的基本承担原则

  公司独立承担债务: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所规定的基本原则。

  二、股东的责任

  股东有限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这意味着,在一般情况下,股东不需要对公司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未足额出资股东的责任:

  对公司:股东未足额出资时,除应当向公司足额缴纳外,还应当对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这是新《公司法》第四十九条第三款所规定的内容。

  对其他股东:在新《公司法》实施后,股东未按期足额缴纳出资的,不再对已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但须对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这一变化体现了对公司独立法人财产制度的回归。

  对公司债权人:公司债权人可以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这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所明确规定的。

  三、特殊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股东出资加速到期:根据新《公司法》第五十四条,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公司或者已到期债权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已认缴出资但未届出资期限的股东提前缴纳出资。这一规定打破了以往股东出资期限利益的绝对保护,强化了股东对公司债务的潜在责任。

  股权转让后的责任:如果股东在未足额出资的情况下转让了股权,受让人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转让人也需承担补充责任。这是新《公司法》第八十八条所规定的内容。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未足额出资的股东是否拥有完整的权利?

  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在权利行使上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完全失去了股东权利。具体来说,未足额出资的股东的权利状况可以归纳如下:

  一、基本权利保留

  未足额出资的股东仍然是公司的股东,依法享有作为股东的基本权利,如:

  知情权: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等,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参与重大决策权:虽然出资不足可能影响其在股东会上的表决权(具体取决于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但股东仍有权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过程。

  选择管理者权:有权参与选举和被选举为公司董事、监事等高级管理人员的过程。

  二、权利行使受限

  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在行使某些股东权利时会受到限制,主要体现在与出资直接相关的权益上,如:

  利润分配请求权: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在利润分配上可能会受到限制,他们可能无法按照其认缴的出资比例来享有利润分配,而是只能按照实际出资的比例来分配。

  新股优先认购权:在公司新增资本时,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可能无法享有新股的优先认购权,因为新股的认购通常与股东的出资情况挂钩。

  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在公司清算时,未足额出资的股东在剩余财产的分配上可能会受到限制,他们可能无法按照其认缴的出资比例来享有剩余财产的分配,而是只能按照实际出资的比例来分配。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十三条

  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在未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的股东已经承担上述责任,其他债权人提出相同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股东在公司设立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公司的发起人与被告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的发起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股东在公司增资时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依照本条第一款或者第二款提起诉讼的原告,请求未尽公司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义务而使出资未缴足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承担责任后,可以向被告股东追偿。

  以上则是关于“未足额出资”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修改公司章程需要哪些程序?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修改公司章程需遵循特定程序。这包括但不限于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并以法定多数通过决议。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具体的表决要求有所不同。此外,还需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时间:2025.05.06
  • 2025年优先购买权适用范围多大?
    优先购买权是指在特定情况下,法律赋予某些主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于其他人购买某项财产的权利。这种权利在我国主要适用于共有关系、租赁关系以及特定的公司股权交易中。...
    时间:2025.05.03
  • 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追讨逾期借款?
    当面对借款人逾期未还款的情况时,债权人可以通过多种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建议尝试与债务人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则可以考虑采取发送律师函、申请支付令或提起民事诉讼等方式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整个过程中,应当注意保存相关证据材料,并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时间:2025.05.01
  • 2025年个人破产与企业有何区别?
    个人破产与企业破产虽然在程序上有一定的相似性,比如都涉及到债务重组、财产清算等环节,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适用主体不同、法律后果有所差异以及恢复机制等方面。...
    时间:2025.04.30
  • 2025年董事如何处理利益冲突问题?
    董事在处理公司事务时,如果遇到个人利益与公司利益相冲突的情况,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及时向公司报告利益冲突情况,并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的规定采取回避等措施,以确保公司利益不受损害。...
    时间:2025.04.29
  • 网约车从业资格证多久能办下来?
    随着网约车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从业者与平台需严格遵循资质审核与证件申领制度。网约车行业已进入“持证上岗、三证齐全”的强监管时代。从业者需预留1-2个月办理周期,平台需构建全链条合规体系,方能在合法框架内实现稳健运营。...
    时间:2025.04.28
  • 个体户一年流水300万要交多少税?
    对于个体户来说,了解其经营流水所涉及的税务问题以及可能面临的监管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经营过程中,个体户应依法纳税、规范经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同时,也要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时间:2025.04.22
  • 2025年资产转让在重组中需要注意什么?
    在企业重组过程中,资产转让是一项复杂且关键的活动。它不仅涉及到财务和税务问题,还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交易合法有效。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在重组中进行资产转让时需要注意的主要事项,并提供相应的回答。...
    时间:2025.04.22
  • 公司章程对股东权利影响有什么?
    公司章程作为公司设立的基础性文件,对于股东权利的行使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规定了公司的基本架构和运作方式,还详细界定了股东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合理设置章程条款,可以有效平衡各股东利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时间:2025.04.21
  • 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
    在税收管理领域,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是两种重要的纳税人类型。它们之间的划分不仅影响纳税人的税务处理方式,还直接关系到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下面小编将详细介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标准,以及成为一般纳税人所需满足的条件。...
    时间:2025.04.1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