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14周岁以下校园欺凌怎么处罚?
2024年14周岁以下校园欺凌怎么处罚?
2024年,针对14周岁以下校园欺凌的处罚措施,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以及相关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以下是对该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民事赔偿责任
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欺凌,由其法定代理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已满8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对自己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对于校园欺凌造成的损害,其监护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若造成残疾,还应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死亡,则应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二、行政法律责任
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校园欺凌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三、刑事法律责任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校园欺凌致人轻伤及以上伤害的,虽然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承担刑事责任,只能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可由政府收容教养。
四、学校及社会的责任
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
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
对于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校园欺凌一般怎么处罚?
校园欺凌的处罚因情节轻重、涉及人员年龄等因素而异,主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刑法》等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以下是对校园欺凌一般处罚方式的详细解答:
一、行政处罚
对于情节较轻的校园欺凌行为,一般采取行政处罚措施。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
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同样面临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的处罚;情节较重的,处罚也会相应加重。
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若结伙殴打、伤害他人,或殴打、伤害特定弱势群体(如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六十周岁以上的人),处罚将更为严厉,可能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罚款。
二、刑事责任
对于情节严重的校园欺凌行为,若构成犯罪,则需承担刑事责任。例如,校园欺凌导致他人轻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对处罚有重要影响。根据《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于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责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三、学校及社会的责任
除了法律处罚外,学校和社会也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学生欺凌防控工作制度,对教职员工、学生等开展防治学生欺凌的教育和培训。学校对学生欺凌行为应当立即制止,并通知实施欺凌和被欺凌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参与欺凌行为的认定和处理。对实施欺凌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应当根据欺凌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依法加强管教。对严重的欺凌行为,学校不得隐瞒,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依法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以上则是关于“校园欺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近日,一则9岁女孩砸开邻居家保险柜拿钱买零食的新闻引发热议。从9岁孩童破坏他人财物到青少年恶性犯罪事件,如何平衡法律惩戒与教育矫治成为焦点。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更多相关问题。...时间:2025.08.19
-
14岁男生蒋某某在护送同班女生回家途中,因性侵意图遭反抗后将其扼颈杀害,并拖行尸体两百余米弃尸。这起案件将公众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标准的追问推向风口浪尖。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解析未成年人杀人案件的量刑逻辑。...时间:2025.08.19
-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年龄并非豁免刑事责任的“护身符”。70岁以上人群若实施犯罪行为,只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符合犯罪构成要件,仍需依法承担刑事责任。不过,司法实践中会结合其生理特征、犯罪情节及社会危害性,在量刑和刑罚执行阶段体现一定宽宥。...时间:2025.07.23
-
妻子小丽因精神疾病发作持水果刀划伤丈夫老王,老王在激烈冲突中暴起反杀,用木凳、锄头等工具击打妻子头部致其死亡。此案经法院审理后,老王被判无期徒刑,引发社会对“精神疾病伤人是否担责”“防卫行为如何界定”等法律问题的激烈讨论。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现行法律,从刑事责任、民事赔偿、防卫界限三个维度,系统解...时间:2025.07.21
-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部分外国网红为博取流量,在中国街头制造争议性事件,甚至通过栽赃路人、虚构事实等手段引发舆论关注。此类行为不仅损害他人名誉,更可能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与此同时,公众普遍关注: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实施违法行为是否适用中国法律?中国司法机关是否有权对其判刑?...时间:2025.07.18
-
高空抛物行为绝非小事,其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使楼下行人时刻处于未知危险之中,还极有可能造成致人伤残甚至死亡等不可挽回的人身伤害,同时也会导致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随着法律对高空抛物规制的逐步完善,此类行为已被明确纳入法律约束范畴,行为人无论年龄、身份,均需依法担责。...时间:2025.06.19
-
精神病人犯罪处罚一直是一个争议比较大的话题,精神病人作为特殊的群体,当其犯法时通常要依据作案时精神状态而定,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时不负刑责。而间歇性精神正常时犯罪要负刑责,量刑可酌情从轻减轻,当然医学鉴定对于精神病人的状态也是很重要的判断依据。...时间:2025.06.05
-
未成年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总称。在我国,关于未成年犯罪的具体定义和刑事责任年龄,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在处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应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从宽处罚。关于“未成年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时间:2025.05.29
-
老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和法律问题,在法律上,对于老人犯罪的处理有一定的特殊规定。这些规定主要体现在量刑原则、具体法律规定以及其他相关规定方面。在处理老人犯罪案件时,应综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认知能力、犯罪事实及性质等因素,确保量刑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同时,对于老年人犯罪造成的民事赔偿等责任,也应依法...时间:2025.05.09
-
未成年人吸毒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但具体的制裁措施会根据其年龄和吸毒行为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并帮助其改正不良行为,重新融入社会。同时,也提醒广大家长和社会各界应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关注和监管,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时间:2025.02.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