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犯罪时未成年影响未来?

发布时间:2024.05.15 16:14:11
本文以专业律师的视角,对“犯罪时未成年是否会影响未来”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结论明确:犯罪时未成年不仅会对个人未来产生显著影响,而且法律对此设置了特殊的保护与责任制度,旨在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同时保障社会公共利益。具体影响体现在刑事责任承担、个人前科记录、社会就业、生活等方面,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保护与救济机制。

犯罪时未成年影响未来?

1. 刑事责任承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意味着,尽管未成年人犯罪需承担刑事责任,但其刑事责任年龄和范围相较于成年人有所限制,体现了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2. 量刑减轻:《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对于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量刑过程中,法官会充分考虑其未成年人身份、犯罪动机、悔罪表现、家庭教育等因素,以实现教育、感化、挽救的目的。这表明,即使未成年人犯罪,其受到的刑罚通常较成年人为轻,对未来生活的影响相对较小。

3. 前科记录封存:《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对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其犯罪记录应当予以封存。封存后的犯罪记录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这意味着大部分犯罪时未成年的个体,其犯罪记录不会公开,对其未来求学、就业等社会活动的影响得以有效降低。

4. 社会影响:尽管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有诸多保护措施,但犯罪行为本身仍可能对个体的心理、人际关系、社会评价等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其未来的学业、就业、婚恋等生活领域。社会公众对有犯罪记录的个体可能存在一定的偏见,增加其融入社会的难度犯罪时未成年虽在法律层面有一定保护,但实际生活中仍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第六十五条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七条

累犯的刑事责任有何特殊性?

累犯,是指曾经因犯罪被判处刑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期限内又犯新罪的人。在刑法中,累犯被视为一种加重刑事责任的情况。对于累犯,法律通常会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以体现对再犯行为的严厉打击和预防。

1. 刑事责任的加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这意味着在量刑时,法官需要在法定刑罚范围内选择较高的刑期,而不是最低的刑期。

2. 不适用缓刑或假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累犯不适用缓刑或者假释。这是为了防止累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再次犯罪,强化其改造效果。

3. 对于未成年人累犯,虽然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处罚原则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但累犯情况也会对其从重考虑,可能会影响其适用未成年人保护的特殊制度。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五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对于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适用假释。”

以上就是累犯的刑事责任特殊性的回答。

从犯协助破案会减刑吗?

在刑事法律体系中,对于从犯的处罚原则是相较于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而从犯如果在案件调查过程中积极协助司法机关破案,提供重要线索或证据,帮助抓获其他犯罪嫌疑人等行为,这被视为具有悔罪表现和对社会有积极贡献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是有可能获得减刑的。

【引用法条】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这条规定为从犯的处罚原则奠定了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了自首和立功制度,其中第三款特别提到:“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这一条款为从犯或其他犯罪分子通过协助破案等方式实现立功减刑提供了法律依据。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细化了立功的具体情形和认定标准,明确了何种情况下可视为“重大立功”,为司法实践中判断从犯协助破案行为的法律效果提供了操作指南。从犯在协助破案方面确实存在获得减刑的可能,但具体的减刑幅度需要根据其协助程度、案件性质、所起作用等因素,由司法机关综合评估后决定。

犯罪时未成年确实会对个人未来产生影响,包括刑事责任承担、量刑减轻、前科记录封存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我国法律体系在确保公正惩治犯罪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设置一系列特殊的保护与责任制度,力求在维护社会秩序与保护未成年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尽管法律提供了诸多保护,未成年人犯罪仍可能导致其在心理、社会关系、职业发展等方面遭遇困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避免犯罪对未来产生负面影响的根本途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理性看待并接纳曾经犯过错的未成年人,给予他们改过自新、回归社会的机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温馨提示】想要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法律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当您需要委托专业律师时,欢迎访问法头条平台,我们将为您找到经验丰富、擅长处理类似案件的本地律师,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相关阅读更多>>
  • 取保候审是什么意思要交多少钱?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诉讼中的程序性措施,其法律定位在于保障诉讼顺利进行,而非对实体责任的预先判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最终被判处监禁刑,需综合考量犯罪事实、证据链条、认罪认罚态度及社会危害性等多重因素。司法实践中,取保候审与缓刑的适用存在一定正相关,但绝非必然对应关系。...
    时间:2025.08.06
  • 判1年8个月能减刑吗?
    监狱作为执行刑罚的场所,其刑期的计算方式及减刑政策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我国监狱刑期的计算方式严格遵循自然年和自然月的原则,并不存在“10个月为一年”的说法。有期徒刑的减刑问题,我国法律也作出了明确规定,为罪犯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
    时间:2025.08.05
  • 持械伤人构成轻微伤怎么处罚?
    在日常生活中,若发生持械伤人事件,即便仅造成轻微伤,也绝非小事,必然会引发相应法律后果。下面,我们将从法律规定角度,详细剖析此类情况的处罚措施。...
    时间:2025.08.01
  • 快递员收快递被敲诈怎么处理?
    在快递行业的日常运作中,快递员们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将包裹及时送达客户手中。然而,个别心怀不轨之人却将黑手伸向快递员,试图通过敲诈获取非法利益。当快递员不幸遭遇此类情况时,究竟该如何妥善应对,维护自身权益呢?...
    时间:2025.07.31
  • 2025年敲诈勒索未遂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
    2025年敲诈勒索未遂的立案与量刑标准更注重数额与情节的双重考量。立案标准明确以“数额较大”为基准,同时将“多次敲诈”纳入追诉范围;量刑则根据既遂标准从轻或减轻,并细化“数额巨大”“特别巨大”的认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敲诈勒索未遂”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26
  • 1岁男孩被女子强搂亲吻后发烧得水痘,涉事女子该承担哪些责任?
    近日,湖南一女子强搂亲吻1岁多男孩,致使男孩高烧并确诊水痘,男孩母亲要求涉事女子赔偿道歉,但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警方登门后也无果。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那么涉事女子强行搂抱1岁男孩并导致其高烧确诊水痘犯法吗?需不需要承担赔偿责任?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
    时间:2025.07.14
  • 聚众打人事件17人被抓,聚众斗殴罪如何量刑?
    聚众斗殴行为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危害他人人身安全,我国法律对此类犯罪有着明确的惩处规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聚众斗殴罪的量刑标准以及承担该罪刑事责任的年龄要求展开分析,明晰法律对这类行为的约束与制裁。...
    时间:2025.07.10
  • 2025侵占他人财产罪立案标准和量刑标准?
    财产权益保护是法治社会的核心议题之一,侵占他人财产行为因直接侵害公民、法人财产安全,始终是刑事法律规制的重点。2025年,我国法律体系对侵占罪的规制进一步细化,从立案标准到量刑幅度均形成分层分类的规范体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侵占他人财产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7.09
  • 贪一个亿判多少年?
    根据《刑法》的规定,贪污罪量刑标准取决于贪污的数额大小,以及手段和造成的影响严重。贪污一个亿属于数额特别巨大,通常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若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可能被判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时间:2025.07.09
  •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量刑标准2025年最新规定
    随着司法实践的深化与法律体系的完善,我国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量刑标准进一步细化,明确数额与情节并重原则,既关注涉案金额,也考量行为次数、手段及对司法秩序的妨害程度。下面小编将从最新量刑标准、初犯量刑规则两大维度展开分析,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为公众及法律从业者提供专业指引。...
    时间:2025.07.09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