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审查起诉羁押是什么措施?
2024年审查起诉羁押是什么措施?
审查起诉羁押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时,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这一措施主要是为了确保诉讼的顺利进行,并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
以下是关于审查起诉羁押措施的几点详细说明:
法律依据:审查起诉羁押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人民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可以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羁押措施,以确保案件的顺利进行。
羁押的目的:羁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犯罪嫌疑人不会逃避法律追究,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同时,通过羁押也可以防止犯罪嫌疑人继续实施犯罪行为或干扰案件的调查和审判。
羁押的决定和执行:在审查起诉阶段,人民检察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社会危险性,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羁押措施。如果决定羁押,将会通知相应的执行机关执行羁押。
羁押的期限:羁押的期限由法律规定,并且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进行审查起诉。如果超过了规定的羁押期限而未能提起公诉或作出其他处理决定,那么犯罪嫌疑人应当被释放或者变更强制措施。
羁押的审查和监督:在羁押期间,人民检察院会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持续审查。如果发现羁押不再必要或者羁押期限届满而未能提起公诉,人民检察院会及时通知执行机关释放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同时,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有权申请变更强制措施或者对羁押提出异议。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审查起诉羁押都需要什么条件?
审查起诉羁押都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一、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必须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且这些证据已经查证属实。这是羁押措施的基本前提,确保不会误押无辜。
二、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必须构成犯罪,且可能面临徒刑以上的刑罚。这是羁押措施的必要性条件,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制裁。
三、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
当其他非羁押性的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不足以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或者不足以防止其继续犯罪、危害社会时,方可采取羁押措施。
四、羁押期限符合法律规定
羁押的期限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不得超过法定时限。在羁押期间,必须持续对羁押的必要性进行审查,确保不会超期羁押。
五、程序合法
羁押措施的决定和执行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程序,确保程序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任何违反程序规定的羁押都是非法的。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二)有明确的被告;
(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以上则是关于“审查起诉羁押”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保外就医是一种监外执行制度。具体是指罪犯因患有严重疾病,根据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经司法机关批准让其取保监外医治的执行方法。保外就医主要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无期徒刑或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后减为有期徒刑的罪犯。这些罪犯因身体患有严重疾病,需要监外医治。关于“2025保外就医的最新规定是什么?”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5
-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他人身处险境,伸出援手是人性善良的体现。但不少人在紧急施救时会心存顾虑,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受助人伤亡,自己需承担法律责任。同时,对于紧急施救应遵循的原则,很多人也并不清楚。接下来,小编就从法律层面深入剖析这两个关键问题。...时间:2025.07.04
-
非法引进外来物种是指违反国家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的行为。其中,“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若这些外来物种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时间:2025.07.04
-
极端压力下,部分人可能因情绪失控产生犯罪意图,但中途放弃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如何界定犯罪中止的责任边界?下面小编将聚焦“男子因压力欲杀害女友后自杀”的假设情境,结合中国现行法律,从犯罪构成、量刑原则、司法实践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解答“犯罪中止是否需担责”的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法律认知框架。...时间:2025.07.04
-
在列车突发停运等紧急状况下,乘客为求生存砸窗通风的行为,常引发紧急避险是否成立的争议。紧急避险作为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关乎个体生命安全,也涉及公共财产与他人权益的平衡。明确紧急避险的界定标准及其不适用情形,有助于判断行为的合法性,能为公众在危急时刻的行动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7.04
-
2025年7月,民办高校因学费持续上涨、过度依赖“人头费”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民办本科高校平均学费达2.3万元/年,较上年增长3.9%,部分院校学费占比超80%,而财政性投入仅占高教总投入的7%。与此同时,山东某科技学院被曝以万元佣金分包招生指标,河南某商贸学院以“包就业”为名输送学生至流水线打工,...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B站向全体员工发布内部邮件,通报原游戏合作部总经理张再敏(花名“小姐姐”)因涉嫌严重职务犯罪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张再敏曾任职于华为游戏中心部长,2021年加入B站后负责联运业务,其被捕引发行业对“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认定”“互联网企业合规治理责任”等法律问题的关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晚8时28分,金温地方铁路公司一列货物列车在浙江金华市东孝乡境内沪昆线东孝站停车不及,与K1373次旅客列车发生侧面冲突,致客车机车前台车脱线。事故导致列车停滞约3小时,车内空调停运、气温高达33℃,多名乘客因闷热中暑,其中一名黑衣小伙情急之下用安全锤砸碎车窗通风,随后在金华站被民警带走调查。事件引...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记者调查发现,电商平台通过隐晦关键词仍可购得伪装成日常物品的微型摄像头,部分商家以“隐蔽式”“无光无声”等宣传语暗示偷拍用途。此类设备体积如硬币大小,无需插电即可远程监控,严重威胁公民隐私安全。该乱象暴露出生产、销售环节的法律监管漏洞,引发公众对“非法销售窃照器材罪认定”“平台责任边界”...时间:2025.07.03
-
2025年7月2日,安徽安庆市岳西县人民法院对原安庆市公墓管理处主任司海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司海因非法收受财物103.2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一个月,并处罚金24万元。该案暴露出公墓管理领域职务犯罪的隐蔽性与危害性,引发公众对“公职人员受贿罪认定”“赃款赃物处理”等法律问题的关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时间:2025.07.0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