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外遇导致离婚可索赔精神损失吗?

发布时间:2024.04.15 16:15:04
因外遇导致的离婚,受害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索赔精神损失。但这种赔偿并非在所有案件中都会被支持,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外遇导致离婚可索赔精神损失吗?

根据《婚姻法》及其司法解释,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存在过错,如通奸、重婚等行为,导致婚姻破裂,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这包括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失两部分。精神损失赔偿通常体现在对无过错方的精神痛苦、心理创伤等方面的补偿法院在判决时会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过错方的过错程度、无过错方的实际损失以及社会公德等因素。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十八条: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

诽谤致人死亡,家属能否提起精神损害诉讼?

诽谤是一种侵权行为,如果诽谤行为导致了受害人的死亡,家属可以提起诉讼,但这并不直接是精神损害诉讼,而是可能涉及到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两部分。

1. 刑事诉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如果诽谤行为导致受害人不堪压力而自杀或者他杀,诽谤者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家属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追诉。

2. 民事诉讼:在受害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提起侵权民事诉讼,请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家属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丧葬费用、生活费、抚慰金等。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家属可以基于诽谤导致的死亡事件提起刑事控诉,并在民事诉讼中主张精神损害赔偿。具体能否成功索赔,还需要看诽谤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否能被法院认定,以及诽谤的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因素。

名誉权侵害中,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界定?

名誉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保护。当名誉权被侵害时,受害者有权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其中,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侵权行为对受害者心理和精神造成的伤害进行的经济补偿。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精神痛苦:这是最直接的损害,如因名誉权受损而导致的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困扰。

2. 身心健康的影响:如因名誉权侵害导致的失眠、食欲不振等身体健康问题。

3. 社会评价降低:名誉受损可能导致社会地位、职业声誉的下降,影响个人的社会交往和生活。

4. 其他间接损失:如因名誉受损而影响到的就业、商业机会等。

【引用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1〕7号)第五条至第八条,详细规定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计算标准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为名誉权侵害中的精神损害赔偿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数额需要根据侵权情节、后果、受害人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综合判断,一般由法院在审理案件时酌情确定。

外遇导致离婚是否能索赔精神损失,需依据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无过错方应尽可能收集证据,证明对方的过错及自身的精神损失,以增加索赔成功的机会由于此类案件的复杂性,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相关阅读更多>>
  • 女子扶老人被诬陷如何应对2025处理流程
    随着社会法治意识的提升与科技手段的普及,扶老人被诬陷这一社会难题逐渐从道德争议转向法律规制。从湖南女大学生获赔6.8万元到全国首例讹诈者被判刑,司法实践已形成证据为王、责任倒置、惩戒与赔偿并重的明确导向。...
    时间:2025.08.06
  • 老人地铁没被让座骂人,构成寻衅滋事罪吗怎么处理?
    近年来公共交通领域因座位引发的纠纷频发,其中老人因未获让座而辱骂他人、强制要求让座甚至引发肢体冲突的事件屡见不鲜。此类行为不仅挑战社会公序良俗,更涉及法律责任的认定问题。老人辱骂他人是否构成寻衅滋事罪及处理方式是什么?被强制让座者动手反击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时间:2025.07.24
  • 老师让学生跪地写检讨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学生的体罚?
    体罚是指通过对别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惩罚或教育的行为。体罚可以表现为打屁股、打手心、拧耳朵、罚跪、鞭打、蹲马步、操场蛙跳等多种形式。体罚是一种不合法、不道德的惩罚方式,应该被严格禁止。在教育过程中,应该采用积极、正面的教育方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关于“老师让学生跪地写检讨的...
    时间:2025.06.16
  • 老师要求学生下跪写检讨违法吗?
    教育惩戒与违法行为之间存在明确界限,教师行使教育权需以尊重学生人格尊严为前提。近年来,因教师不当惩戒行为引发的法律纠纷频发,其中涉及体罚、变相体罚及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尤为突出。下面将从法律视角出发,系统解析教师要求学生下跪写检讨的违法性,并梳理教师体罚学生的处罚标准与规定,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提供清晰的...
    时间:2025.06.16
  •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时的责任由谁承担?
    人工智能造成损害,在法律层面上,通常指的是由于人工智能系统或产品的设计、制造、使用等过程中的问题,导致他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而人工智能造成损害的赔偿问题涉及多个法律层面和具体情境。在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相关法律法规、损害程度、责任主体的过错程度等多个因素来做出合理的判断...
    时间:2025.06.06
  • 2025年员工是否有权知晓工资构成?
    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员工有权知晓其工资构成。这是基于劳动者的知情权以及劳动合同双方应当遵循的诚实信用原则。...
    时间:2025.05.21
  • 原创作者如何有效保护自身权益?
    在数字时代,原创作者面临作品被侵权的风险日益增加。为了有效保护自身权益,原创作者需要采取一系列法律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版权登记、使用版权声明、签订正式合同以及在必要时寻求司法救济等手段。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为自己的智力成果提供较为全面的保护。...
    时间:2025.05.11
  • 2025年消费者有权了解商品详情吗?
    根据法律,消费者确实有权了解商品详情。这一权利是基于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原则而设立的,旨在通过确保信息透明度来帮助消费者做出明智的选择。...
    时间:2025.03.08
  • 证据不足时诽谤指控能否成立呢?
    在处理诽谤案件时,证据是决定指控能否成立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如果提出的诽谤指控缺乏足够的证据支持,则该指控很难被法院所采纳。本回答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分析当证据不足时诽谤指控是否能够成立,并引用相关法律法规作为依据。...
    时间:2025.03.05
  • 侵犯名誉权后赔偿范围是什么?
    根据法律,当个人或组织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侵权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
    时间:2025.03.0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