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互联网金融产品违反风险提示与信息披露义务有何法律责任?

发布时间:2024.03.07 09:18:29
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商若违反风险提示与信息披露义务,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行政责任、民事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这些责任源于我国对于金融市场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监管的严格要求。

互联网金融产品违反风险提示与信息披露义务有何法律责任?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商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向投资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重要信息,如产品风险等级、投资方向、预期收益、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等,并对高风险部分进行显著的风险提示。若未能履行这一义务,将会产生以下法律责任:

1. 行政责任:监管部门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规,对违规主体进行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营业执照或暂停相关业务等处罚。

2. 民事赔偿责任:依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如果因未充分揭示风险或信息披露不全导致投资者损失的,投资者有权要求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商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3. 刑事责任:在极端情况下,如故意隐瞒重大风险,造成严重后果的,还可能触犯刑法中的“非法集资罪”、“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等相关罪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2. 《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管理规定》

3. 《合同法》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5. 《刑法》中关于金融犯罪的相关条款

互联网金融产品是否必须进行风险提示?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产品确实必须进行风险提示。这是因为金融消费者在购买或使用金融产品时,享有知悉其真实情况、风险程度以及可能产生的损失等信息的权利,这是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体现。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特性决定了其交易过程的快捷性和信息量大等特点,这要求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平台在销售金融产品时,必须充分揭示产品的性质、风险等级、预期收益、投资策略及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

相关法条:

1. 《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明确规定:“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应当履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义务,向投资者充分披露项目风险及投资风险,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

2.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银监会令〔2016〕1号)第十七条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上向出借人充分披露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融资项目信息、风险评估及可能产生的风险结果等有关信息。”

3.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也强调了经营机构在销售金融产品或者提供服务时,应当了解客户情况,揭示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特征,确保金融消费者能够理解其所购买的产品或接受的服务并自主决定是否进行交易。

无论是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还是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销售互联网金融产品时,都必须依法进行明确、详尽的风险提示,以保障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提示应以何种形式向用户展示?

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提示的展示形式,应当遵循“明确、醒目、及时、全面”的原则,确保用户在购买或使用金融产品前,能够充分理解和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风险。风险提示不仅应清晰地列明各类风险因素,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还应对这些风险进行适度解释,以便于用户理解。

1. 明确性:风险提示应当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或者误导用户,所有可能影响用户权益的关键信息必须准确无误地披露。

2. 醒目性:风险提示应在显著位置以易于识别的方式呈现,如采用加粗字体、特殊颜色、图标等方式,避免被其他信息淹没,确保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可以第一时间看到。

3. 及时性:在用户购买或投资决策之前,必须提前向用户提供风险提示,不得在用户已经做出决定后才补充告知。

4. 全面性:风险提示应涵盖所有可能的风险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特性、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可能的最大损失、费用收取方式、提前赎回条件和限制、政策法规变化对产品的影响等。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2. 《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指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应当向出借人以显著方式提示网络借贷的风险和禁止性行为,并经出借人确认。”

3.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中,也要求商业银行在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时,应当充分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向借款人清楚提示相关风险。

4.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实施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20〕第5号)第十二条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地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可能影响其决策的信息,充分提示风险。

互联网金融产品提供商应严格遵守风险提示与信息披露的法律规定,切实保障投资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法律责任追究。同时,投资者也应提高法律意识,主动了解并评估金融产品的风险,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个人营业执照开网店要交税吗怎么交?
    数字经济的规范化发展对电商经营提出更高要求,税务合规与证照管理成为网店运营的核心议题。明确纳税规则与证照办理标准,既是法律义务的履行,也是保障商业活动持续性的基石。下面小编将从税务缴纳与证照登记两个维度,解析2025年网店经营的法定框架。...
    时间:2025.05.04
  • 互联网金融是传销吗?
    互联网金融并非传销,而是一种合法的、创新的金融业态。其盈利模式多样,且受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互联网金融是传销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30
  • 互联网金融是做什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互联网金融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金融业态,正在不断改变着金融服务的格局和方式。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互联网金融是做什么?”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30
  • 2025年企业开户有什么好处?
    2025年企业开户的好处主要体现在财务管理、信用建设、法律合规、税务处理以及资金流转等方面。同时,企业在开户时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确保开户行为的合法合规。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企业开户”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3
  • 2024年进行营业执照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2024年进行营业执照贷款时,借款人和企业需要特别注意信用状况、经营状况、贷款额度与期限、贷款资料真实性、利率与费用以及合法合规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应了解并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银行规定,以确保贷款申请的顺利进行和成功获批。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营业执照”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0
  • 2024年营业执照贷款是什么意思?
    营业执照贷款是一种基于企业或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和经营状况等因素而发放的贷款形式。在申请过程中,需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并满足一定的条件。同时,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对贷款风险进行严格评估和控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营业执照”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2.20
  • 2024年公司购买其他公司债券需要什么条件?
    公司购买其他公司债券需要具备合法经营资质、良好的财务状况、合规的内部决策程序以及对债券情况的充分了解。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条款和交易所规则,并遵循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要求。在购买过程中,公司应谨慎评估风险,确保投资决策的合理性。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公司购买债券”的相关问...
    时间:2024.11.26
  • 2024年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发行债券吗?
    2024年并非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发行债券,符合条件的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同样可以发行债券。这些条件和相关规定旨在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债券市场的稳定和发展。而如果公司退市后,其发行的债券处理方式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债券的条款以及法律法规的规定。债券持有人应密切关注公司的公告和相关信息披露,以便及...
    时间:2024.11.20
  • 2024年公司发行债券需要什么条件?
    2024年公司发行债券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这些条件涉及公司的净资产、盈利能力、债券余额限制、资金投向要求、利率水平限制以及公司内部控制与信用评级等方面。同时,公司还需要遵守合法合规要求,并按照规定的程序申请核准并公告募集办法。这些要求和程序共同构成了公司债券发行的法律框架和监管体系。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
    时间:2024.11.20
  • 2024年网贷合同没有写明利息的可以要求利息吗?
    2024年网贷合同中没有写明利息的情况下,借款人通常无法要求支付利息。但如果有口头约定或补充协议且符合法律规定,或者借款人逾期未还款导致产生逾期利息的情况除外。因此,在签订网贷合同时,双方应当明确约定利息相关条款以维护自身权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互联网金融”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10.2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