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靳双权律师

2024年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有何法律规定?

发布时间:2024.03.03 11:20:38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的法律规定主要涉及抵押权设立的有效期限以及抵押合同中约定的债务履行期限。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旨在保障抵押权人和抵押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维护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稳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有何法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设立抵押权。抵押权的存续期限应当与主债权的存续期限一致,即抵押期限原则上应以抵押所担保的债务履行期限为准。当债务履行期届满后,如债务未得到清偿,抵押权人有权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抵押权。

《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做出了更具体的规定,强调抵押的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土地承包期。抵押权的期限不能超过土地承包合同规定的承包截止日期。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2.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七条: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并向发包方备案。实现担保物权时,担保物权人有权就土地经营权优先受偿。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期限不得超过剩余的承包期。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规定是怎样的?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是指承包方以其依法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债务担保,依照法定程序将其抵押事实记载于特定的登记簿上,以公示其权利状况的行为。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设立抵押,但必须按照规定进行抵押登记,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抵押登记是确保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生效并产生公信力的重要环节。抵押双方需签订书面抵押合同,并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机构办理抵押登记手续。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但未经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九十四条:“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七条:“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并向发包方备案。实现担保物权时,担保物权人可以依法就土地经营权优先受偿。”

3.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第十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并在试点城市政府指定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部门进行抵押登记。”

4. 《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二条:“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登记的,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不动产登记申请书;(二)申请人身份证明;(三)不动产权属证书;(四)主债权债务合同和抵押合同;(五)其他必要材料。”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有何特殊限制?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是我国物权法中规定的一种担保方式,但其抵押存在一定的特殊限制,主要基于我国对农地的保护政策以及确保粮食安全、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原则。具体特殊限制如下:

1. 土地性质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只能是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设定抵押,且必须是用于农业生产经营的,不得将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

2. 抵押权实现的限制: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后,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抵押权人并不能直接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而只能通过转让、拍卖等方式处置该抵押权,并需保证土地用途不变,即仍用于农业生产和经营。这一规定体现了“农地农用”的基本原则,防止抵押权实现过程中导致农地流失。

3. 对于抵押权流转的限制: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后,如发生债权转移或抵押权实现,受让人应当继续遵守原承包合同关于土地用途和保护耕地的要求。

【相关法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七条:“承包方可以用承包地的土地经营权向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并向发包方备案。实现担保物权时,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2.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办法》第六条:“借款人以承包土地的经营权作抵押的,应当确保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发生改变。贷款人应当在贷款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在出现可能影响土地农业用途的情况时,贷款人可采取停止发放贷款、提前收回贷款等措施。”

以上法律法规充分说明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特殊限制,旨在维护农民权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及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期限既要遵循一般抵押权设立的基本原则,即与被担保债务的履行期限相一致,同时又受限于剩余的土地承包期,不得超出这一期限。对于有意进行此类操作的主体而言,明确并遵守这些法律规定至关重要,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如有具体业务需求,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确保抵押行为合法有效。

『温馨提示』法头条,您的法律问题解答帮手。我们拥有数万名专业律师,为您解答法律疑难,并精准匹配最适合您的律师。无论您选择哪种咨询方式,我们都能满足您的需求。点击咨询,让我们成为您身边最可靠的法律助手。

相关阅读更多>>
  • 承包土地被征收补偿款归谁?
    在中国,农村土地承包制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政策,它赋予了农民对集体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然而,随着国家建设的不断推进,有时会出现承包土地被征收的情况。这时,承包土地被征收补偿款的归属问题以及补偿方式就成为农民关注的焦点。...
    时间:2025.04.18
  • 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要走哪些程序?
    土地承包通常要办这些手续:签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且签字盖章生效;申请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提交材料经审核后发证;可能需缴相关费用;进行备案存档。办理手续能保障权益、规范承包关系。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时间:2025.02.23
  •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怎么处理?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纠纷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调解、仲裁和诉讼,接下来就让法头条的小编来带你们了解一下吧。...
    时间:2025.02.23
  • 土地使用性质分类和用途2025
    土地使用性质的分类和用途是国家土地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保护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占用林地修建养殖场等违法行为,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还违反了国家法律法规,必须受到严厉处罚。...
    时间:2025.02.18
  • 土地转包后原承包人权益如何保障?
    土地转包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一种形式,原承包人在将土地转包给第三方后,其权益如何得到保障是一个重要的法律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原承包人可以通过合同约定、保留监督权等方式来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
    时间:2025.02.17
  • 2025年土地使用权转让需哪些手续证明?
    土地使用权的转让需遵循一系列法定程序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这不仅确保了交易的安全性与合法性,也维护了国家的土地管理制度。主要涉及的手续包括但不限于申请、审批、签订合同、登记等步骤。...
    时间:2025.02.13
  • 土地转让后原有租赁关系怎样处理?
    土地使用权转让后,原有的租赁关系原则上不受影响,即“买卖不破租赁”。这意味着即使土地使用权发生了转移,新的土地使用权人也必须尊重并继续履行原土地使用权人与承租人之间已经存在的租赁合同。但是,具体处理方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以及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时间:2025.02.07
  • 2025年土地入股后权益如何分配?
    土地入股是指将土地使用权作为资本投入企业,以获取相应股权或分红。这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在实践中较为常见,但其权益分配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确保各方利益得到公平合理的保护。...
    时间:2025.01.12
  • 土地确权证上都写什么?
    土地确权证上详细记录了土地的基本信息、权属情况、用途和使用情况等关键信息,是农民土地权益的重要法律凭证。查询土地确权证可以通过村委会、国土局、政府官方网站、地方档案馆、实地查询等多种途径进行。...
    时间:2024.12.30
  • 土地承包30年到期后怎么办?
    土地承包30年到期后是否会重新分地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法律规定、农村集体组织的决定以及特定情况下的实际需求。在土地承包期限的临近情况下,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积极参与社区决策过程,与村民和相关部门保持沟通,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合理保障。...
    时间:2024.12.26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