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5年网上在逃人员名单查询方法
2025年网上在逃人员名单查询方法
网上在逃人员名单的查询需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仅限特定主体通过授权渠道进行:
公安机关内部系统查询: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是公安机关内部数据库,仅限公安网接入单位使用。该系统整合了刑事拘留在逃、逮捕在逃等各类逃犯信息,日均点击量超2万次,日均新增在逃人员信息超千条。基层派出所可通过该平台核实嫌疑人身份,但普通公民无权访问。
公开通缉信息查询:对重大案件在逃人员,公安机关可依法发布通缉令,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传播。此类信息可在公安部官网“通缉令”专栏或地方公安机关官方网站查询,但仅覆盖少数重点在逃人员。
现场核实与举报:公众若发现可疑人员,可向公安机关提供线索,由警方通过内部系统比对确认。部分地区公安机关开通了举报奖励机制,如海南省琼中县公安局对提供有效线索协助抓获逃犯的,最高奖励5000元。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逃,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采取有效措施,追捕归案。各级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以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在逃人员是不是已经立案了?
在逃人员通常对应已立案的刑事案件,立案是追逃程序的前提条件:
立案的法定性: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发现犯罪事实需追究刑责时,必须立案侦查。立案后,若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即被列为在逃人员。例如,上海市公安局2025年7月公布的刑事复议案件中,明确标注“涉嫌刑事犯罪已立案侦查”的案件占比达12%。
追逃的持续性:立案后,公安机关会通过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发布追逃信息,并持续开展侦查工作。即使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或审判阶段,在逃人员仍需追捕归案,以确保司法程序完整性。
例外情形:极少数案件可能因证据不足或情节显著轻微撤销立案,但此类情况需经法定程序审查,且在逃人员信息会同步撤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
以上则是关于“通缉犯”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有案底者能否从事网约车行业,以及直系亲属犯罪记录对子女的影响,是公众普遍关注的法律问题。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案底”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刑事案底对个人职业选择与子女发展具有双重影响。根据现行法律,有案底者虽可从事多数普通职业,但特定领域存在准入限制;同时,直系亲属的犯罪记录可能对子女政审环节构成实质性障碍。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案底”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非法经营罪与烟草无证经营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其立案标准与处罚规则直接关系到市场经营主体的法律边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经营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立案标准以行为主体、涉案金额、参与人数及损失程度为核心。个人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需满足以下任一条件:数额达20万元以上;吸收对象30人以上;造成存款人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刑事追诉期限是法律对犯罪行为追究时效的明确限制,其核心规则围绕法定最高刑展开,同时包含特殊情形下的时效中断、延长及例外适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追诉期”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诈骗案件的追诉期限与刑事责任追究时效密切相关,其核心规则围绕法定最高刑展开,同时涉及特殊情形下的时效中断与延长。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追诉期”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1
-
死刑立即执行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是我国死刑制度的两种并列模式,前者针对罪行极其严重且无从宽情节的犯罪,后者通过二年考验期给予犯罪人改过机会。死缓制度既体现了刑罚的严厉性,又贯彻了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刑法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间:2025.09.01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严重扰乱金融秩序,给社会和民众带来极大危害。了解其构成要件,有助于我们识别此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自身财产安全。下面将依据法律法规为大家详细阐述该罪名的四个构成要件,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时间:2025.09.01
-
受贿行为的立案标准是司法机关认定犯罪、启动追责程序的核心依据。根据现行法律,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立案门槛存在差异,且均需结合数额与情节综合判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受贿罪”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8.31
-
取保候审期间被传唤,多是司法程序的正常推进,当事人无需过度恐慌,但要高度重视,积极配合,以保障案件顺利办理,同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对传唤事由及应对方式存在困惑,建议及时寻求专业法律帮助。...时间: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