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女子在麦当劳店内辱骂多人,叫嚣我认识大把警察是否违法?

发布时间:2025.08.21 14:30:03
近日,广东惠州某麦当劳内发生一起争执事件:一名女子因清洁问题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过程中持续辱骂在场人员并叫嚣认识大把警察。该事件引发公众对公然侮辱他人行为法律边界的讨论。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细节解读。

女子在麦当劳店内辱骂多人,叫嚣我认识大把警察是否违法?

  该女子的行为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

  根据法律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行为具有公然性。麦当劳作为公共场所,女子的辱骂行为被多名顾客及工作人员目击,符合“在公共场所当众实施”的公然性特征。

  存在主观故意。女子持续使用脏话、英文辱骂,并针对劝架顾客实施攻击,表明其具有贬低他人人格、破坏名誉的直接故意。

  行为具有侮辱性。通过言语贬损、肢体阻挠报警等行为,直接侵害他人人格尊严。

  造成实际损害。被辱骂工作人员需全休三天,顾客因恐惧离开现场,均体现行为对他人权益的实质侵害。

  女子叫嚣“认识警察”的行为可能涉嫌干扰执法。其以此威胁他人或阻碍民警执行职务,可能同时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关于“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规定,面临更严厉处罚。

公然侮辱他人治安处罚的认定条件是什么?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公然侮辱他人行为的治安处罚认定需满足以下核心条件:

  1. 行为具有公然性

  侮辱行为须在公共场所或通过公开渠道实施,使不特定多数人能够感知。

  公共场所包括商场、餐厅、网络平台等开放空间;公开渠道指通过社交媒体、短信等可被多人知悉的方式传播侮辱内容。仅在私下对特定人实施侮辱,一般不构成治安处罚的公然侮辱行为。

  2. 存在主观故意

  行为人需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仍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

  直接故意表现为刻意贬低他人人格,使用侮辱性词汇、编造虚假信息攻击他人;间接故意则体现为对可能造成的名誉损害持放任态度,转发他人侮辱性言论未尽核实义务。

  3. 实施侮辱行为

  侮辱行为包括言语侮辱与行为侮辱。言语侮辱指使用辱骂、嘲讽、诋毁性语言贬损他人人格;行为侮辱则通过肢体动作、符号表达等非言语方式实施,竖中指、张贴侮辱性海报等。

  4. 情节较轻且未达刑事犯罪标准

  侮辱行为情节严重,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严重后果,或多次实施侮辱行为、侮辱多人,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的侮辱罪,需承担刑事责任。

  5. 行为对象特定

  侮辱行为须针对特定自然人实施。泛指不特定群体,辱骂“所有服务员都是垃圾”,则可能构成寻衅滋事而非公然侮辱他人。

  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会综合行为场所、传播范围、损害后果等因素判定情节轻重。

相关阅读更多>>
  • 女子直播辱骂母亲被拘7日,公然侮辱他人处罚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近日,一女主播因直播时公然辱骂母亲被行政拘留7日的新闻引发社会热议。该女子因家庭琐事与母亲争执后,在直播间持续用方言辱骂母亲,直播间观看人数超300人,相关视频在网络广泛传播,造成恶劣影响。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立案标准、典型案例三个维度,系统解析公然侮辱行为的法律责任与认定逻辑。...
    时间:2025.07.2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