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大量无3c标充电宝涌入二手平台论斤卖是否合规?

发布时间:2025.07.25 17:22:45
民航局充电宝乘机新规落地即将满月,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机场日均拦截无3C认证充电宝超千件。这些被拦截的充电宝并未被规范销毁,反而以“22.8元一斤”“35元包邮3个”的低价涌入闲鱼等二手平台,部分商家甚至宣称货源来自“机场、高铁站扣押”。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答。

大量无3c标充电宝涌入二手平台论斤卖是否合规?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自2024年8月1日起,所有移动电源(含充电宝)必须通过3C认证方可销售。二手平台商家售卖无3C认证充电宝的行为已涉嫌违法。

  依据《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第四十九条,擅自销售未经认证的充电宝,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若违法产品货值不足1万元,可处货值金额2倍以下罚款。

  尽管《电子商务法》未明确要求平台核实商品来源,但第三十八条规定,平台发现禁止交易的商品(如无3C认证产品)时,必须采取下架、封号等措施,并向监管部门报告。若平台“应知而不知”或未及时处置,导致消费者受损,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

什么产品需要三c认证?

  3C认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根据2025年最新《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以下16大类产品必须通过认证:

  1. 电子电器类:充电宝、手机、家电

  移动电源:含锂电池的充电宝自2024年8月起强制认证,未标注3C标志的产品禁止销售;

  家用电器:冰箱、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需通过安全与能效双重认证;

  信息技术设备:电脑、打印机、路由器等需符合电磁兼容标准,防止干扰其他设备。

  2. 安全与消防类:低压电器、消防产品

  低压电器:断路器、开关、插座等需通过耐压测试,防止短路引发火灾;

  消防产品:灭火器、消防水带、应急灯具等需通过防火性能认证,确保紧急情况下有效使用。

  3. 交通工具及零部件:汽车、摩托车

  机动车辆:汽车、摩托车需通过碰撞测试,确保结构安全;

  安全附件:轮胎、安全带、安全气囊等需通过耐久性测试,防止使用中失效。

  4. 儿童与日用产品:玩具、燃气具

  儿童用品:电动玩具、童车需通过小零件测试,防止儿童误吞;

  日用产品:燃气热水器、压力锅需通过防爆测试,避免爆炸风险。

  5. 工业与照明设备:电动工具、灯具

  电动工具:电钻、电锯需通过绝缘测试,防止触电;

  照明设备:LED灯、镇流器需通过光生物安全测试,避免伤害眼睛。

相关阅读更多>>
  • 寻衅滋事罪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有那些?
    在日常生活中,寻衅滋事的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与量刑标准关乎法律的公正执行,以及对违法者的恰当惩处,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了解这些标准,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法律的界限,保护自身权益。...
    时间:2025.09.04
  • 缓刑申请外出打工条件是什么?
    缓刑制度作为刑罚执行的人性化设计,既给予犯罪者改过自新的机会,也对其行为自由设定了严格边界。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规范与现实影响两个维度,系统解析缓刑申请外出打工的条件及三代人影响问题。...
    时间:2025.09.04
  • 缓刑三年是什么意思还要坐牢吗?
    缓刑制度是现代刑事司法中兼顾惩罚与改造的重要措施,其核心在于通过附条件的暂缓执行刑罚,为犯罪分子提供自我修正的机会。公众对缓刑的法律性质、执行方式及社会影响存在诸多误解。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缓刑三年的法律内涵,帮助公众正确理解这一制度。...
    时间:2025.09.04
  • 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是什么?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免于刑事处罚是司法机关对特定犯罪行为人作出的特殊处理方式。避免对轻微犯罪者过度追责,又确保社会秩序的稳定。下面小编将围绕免于刑事处罚的条件及免于刑事处罚是否有案底两大核心问题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9.03
  • 诽谤他人名誉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在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今天,名誉权作为公民人格权的核心内容,其保护面临新挑战。诽谤行为不仅损害个人社会评价,更可能引发网络暴力、群体对立等社会问题。下面小编将从刑事责任追究路径与立案标准两个维度,系统解析诽谤行为的法律边界。...
    时间:2025.09.02
  • 缓刑多久可以开无犯罪记录证明?
    在司法实践中,缓刑作为刑罚执行的特殊方式,常引发公众对犯罪记录认定的误解。部分人认为缓刑考验期满后即可消除犯罪记录。下面小编结合最新司法解释与实务操作,系统梳理缓刑与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开具问题,为公众提供权威指引。...
    时间:2025.09.02
  • 民间集资1000万判几年?
    民间集资行为若触及法律红线,可能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民间集资”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9.01
  • 2025年民事案件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
    民事案件的追诉期限与时效规则是法律程序中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权利人能否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济。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追诉期”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9.01
  • 女子花4万多元找黄牛加价买到假门票,黄牛行为会判刑吗?
    近日,人民法院审结一起演唱会门票诈骗案,被告人梁某以代购刀郎演唱会门票为名,骗取六名受害人六万余元,最终因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两个月。下面小编将从刑事责任与行政处罚双维度,解析黄牛行为的法律定性及消费者维权路径。...
    时间:2025.09.01
  • 台球女运动员和女裁判被人用AI造黄谣,造谣者会怎么处罚?
    近日,台球女运动员与女裁判先后遭遇AI伪造淫秽视频传播,事件直指法律对技术犯罪的规制空白。下面小编将从多方面入手,解析AI造黄谣的定罪逻辑与处罚标准。...
    时间:2025.09.01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