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农民工与被告同名银行卡被冻结600万合法吗?
农民工与被告同名银行卡被冻结600万合法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3条,法院冻结财产需满足“与案件相关”“存在转移财产风险”等条件,且必须“明确冻结对象”。
在该案中,法院仅凭姓名相同即冻结账户,未核实身份证号、户籍地、出生年月等关键信息,导致与实际被告混淆。
这种“仅凭姓名冻结”的行为,明显违反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财产保全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0条“需通过公安户籍系统、通信运营商等多渠道验证被告身份”的强制性要求,属于程序违法。
作为长期外出务工人员,其工资和补贴均通过实名银行卡发放,资金一入账即被冻结,导致其无法维持基本生活。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1条,当事人对保全裁定不服的,可申请复议;若保全错误造成损失,还可依据《国家赔偿法》第38条申请国家赔偿。
司法冻结错误可以要求赔偿吗?
《国家赔偿法》第4条及第38条明确规定,行政机关或司法机关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执行措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受害人有权获得赔偿。
该案件中法院因身份核实疏漏导致其账户被错误冻结,属于典型的“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符合国家赔偿的构成要件。
《民法典》第1165条也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承担侵权责任。司法机关作为公权力主体,若未尽到审慎审查义务,同样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可要求的赔偿方面有:
1. 直接财产损失:如被冻结资金的利息损失(按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因冻结导致的财产贬值(如季节性商品错过销售时机);
2. 间接经济损失:如因无法使用资金导致的生产经营损失(如企业无法按时履行合同支付的违约金)、误工费(如因账户冻结无法外出打工的收入损失);
3. 精神损害赔偿:若错误冻结导致当事人名誉受损(如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生活陷入极端困境(如基本生活无法保障),可依据《民法典》第1183条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
在数字化支付日益普及的今天,微信零钱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交易的重要工具。当用户发现自己的微信零钱被司法冻结时,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安。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用户的资金使用,还可能引发一系列法律问题。...时间:2025.05.20
-
银行卡被司法冻结了贷款怎么还2025?可以选择联系相关机构阐明原因并进行协商。司法冻结是指行政机关向金融机构或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禁止行政相对人在一定期限内支取或转移其账户存款或汇款的强制措施。与查封、扣押等行政强制措施不同的是,冻结这种措施所针对的不是相对人一般的财产,而是相对人在金...时间:2025.01.15
-
司法冻结的解冻时间并非固定的72小时,而是根据冻结的原因和具体情况而定。同时,司法冻结银行卡的解冻流程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解冻过程中,持卡人应保持耐心和配合,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时间: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