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学校要求毕业生删摆摊视频是否合法?
学校要求毕业生删摆摊视频是否合法?
学校要求删除视频需满足法定条件,否则可能侵犯公民言论自由权。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公民享有名誉权,但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若视频内容存在诽谤、泄露隐私或恶意炒作(如虚构学校打压事实),学校可依据《民法典》第179条要求停止侵害;若视频仅属个人生活记录或主观评价,则不构成侵权。本案中,小李强调视频内容为个人选择,未直接归咎于学校,且校方未提供证据证明视频存在违法情形,其单方面要求删除缺乏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24条:“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民法典》第179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五)停止侵害;……(八)赔偿损失。”
《网络安全法》第12条:“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等活动。”
毕业生吐槽学校是否需担责?
毕业生吐槽学校是否担责需区分言论性质。若言论基于客观事实(如学校教学管理问题),属于公民监督权范畴,不构成侵权;若虚构事实或恶意贬损(如捏造“学校歧视创业”),则可能侵犯学校名誉权,需承担《民法典》第1024条规定的民事责任。本案中,小李视频内容主要围绕个人职业选择,未直接攻击学校名誉,且校方未举证证明其言论存在虚假性,因此不构成侵权。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1025条:“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捏造、歪曲事实;(二)对他人提供的严重失实内容未尽到合理核实义务;(三)使用侮辱性言辞等贬损他人名誉。”
《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第8条:“因撰写、发表批评文章引起的名誉权纠纷,文章反映的问题基本真实,没有侮辱他人人格的内容的,不应认定为侵害他人名誉权。”
以上则是关于“论自由边界”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根据法律,当个人或组织的名誉权受到侵害时,侵权方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赔偿范围主要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以及精神损害赔偿等。...时间:2025.03.03
-
言论自由是一项受到法律保护的基本权利,但其行使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当个人发表的言论超出合法边界,侵犯他人名誉权时,则可能构成诽谤。为了明确言论自由与诽谤之间的界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对此作出了具体规定。...时间:2025.03.02
-
网络欺凌可能侵犯个人的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保护自己的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包括对个人的品行、信用、能力等社会评价的保护。...时间:2024.04.13
-
在司法实践中,侵害名誉权纠纷中的举证责任分配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但同时考虑到名誉权侵权案件的特殊性,也会在特定情形下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时间:2024.03.14
-
在法律体系中,名誉权是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法律严格保护。当公民的名誉权遭受侵害时,不仅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还可以依法请求精神损害赔偿。...时间:2024.03.13
-
在名誉权受损案件中,证明精神痛苦程度是确定赔偿数额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通常需要通过受害人的主观感受、客观影响以及专业医疗或心理咨询机构的评估等多方面证据来综合认定。...时间:2024.03.12
-
侵害名誉权与人身权在法律实践中常常交织在一起,准确界定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一般而言,侵害名誉权属于对人身权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侵犯,它主要涉及人格尊严和良好声誉,而人身权则涵盖了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肖像权、姓名权等多个方面。当行为人的行为同时损害了他人的名誉权和其它具体人身权...时间:2024.03.09
-
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行为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赔偿规定,具体的赔偿数额需根据侵权行为的具体情况、受害人的实际损失、侵权人的主观恶意程度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综合判定。...时间:2024.03.05
-
名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格权,当其受到侵害时,受害方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确定名誉权精神损害赔偿数额的过程需要综合考量侵权行为的具体情节、后果严重程度、侵权人主观过错等因素,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司法实践。...时间:2024.03.0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