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恶犬流窜多个小区咬伤数人怎么赔偿?
恶犬流窜多个小区咬伤数人怎么赔偿?
饲养动物致人损害的赔偿责任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相关规定确定,具体赔偿流程及要点如下: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饲养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侵权责任。若恶犬系流浪犬,需追溯其原饲养人或管理人;无法查明,可能涉及小区物业等管理方的补充责任。若饲养人将犬只临时交由他人管理(如寄养),管理人亦需承担相应责任。
赔偿范围包括直接损失与间接损失:
1. 直接损失: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
2. 间接损失:因伤致残的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后续治疗费,以及因伤致死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
3. 精神损害赔偿:受害人因伤导致严重精神痛苦,可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赔偿金额需结合侵权人过错程度、损害后果等因素综合判定。
责任划分遵循俩个原则:
1. 过错相抵原则:受害人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主动挑衅犬只、违反规定进入禁养区域),可减轻饲养人责任;
2. 无过错责任原则:饲养人未尽管理义务(如未拴绳、未戴嘴套、未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的,通常需承担主要责任,即便受害人存在一定过错,饲养人仍需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受害人可与饲养人协商赔偿金额及方式。协商不成时,可申请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或公安机关介入调解。调解失败或饲养人拒不赔偿的,受害人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并申请司法鉴定确定损失范围。
小区物业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如未及时清理流浪犬、未设置警示标识、未对业主违规养犬行为进行劝阻),可能需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八条承担补充责任。受害人可同时起诉饲养人与物业,法院将根据双方过错程度划分责任比例。
饲养人可依据宠物责任险申请理赔,但需注意保险条款对免责情形的约定(如故意行为、未年检犬只等)。保险金额不足以覆盖损失时,剩余部分仍需由饲养人自行承担。
恶犬咬死人主人判刑吗?
恶犬致人死亡是否构成刑事犯罪,需结合饲养人主观过错及行为性质综合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一、过失致人死亡罪
饲养人因疏忽大意(如未拴绳、未采取安全措施)导致犬只咬死他人,可能构成《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的过失致人死亡罪,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需满足以下条件:
1. 饲养人应当预见犬只可能伤人但因疏忽未预见,或已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
2. 饲养人未尽到合理管理义务,导致危害结果发生。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饲养人明知犬只具有攻击性(如曾多次伤人)仍放任其流窜,危害不特定多数人安全,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的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需满足以下条件:
1. 饲养人主观上具有放任危害结果发生的间接故意;
2. 行为具有与放火、决水、爆炸等相当的危险性。
三、不作为犯罪
饲养人负有管理犬只的义务,因不作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如明知犬只患病仍放任其外出),可能构成不作为犯罪。需满足以下条件:
1. 饲养人具有法律上的作为义务(如《动物防疫法》规定的防疫义务);
2. 饲养人具有履行义务的能力但未履行。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饲养人承担刑事责任,仍需依据《民法典》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受害人亲属可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单独提起民事诉讼主张赔偿。
饲养人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的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若犬只未依法登记、年检或违反禁养规定,公安机关可依法没收犬只。
此外,受害人故意挑衅犬只导致死亡,饲养人可能不承担刑事责任,但仍需承担部分民事责任(如公平责任)。免责事由的认定需严格依据证据,饲养人需承担举证责任。
-
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后,二审开庭时间因案件类型、审理程序及特殊情况存在差异。民事案件二审原则上需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刑事案件通常在2个月内审结,行政案件则需在3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庭审开庭规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3
-
罪犯被判刑后,家属探视权的行使需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与监管场所规定。从判决生效到实际探视,需经历文书送达、罪犯收监、监狱通知等多个环节,时间跨度因刑罚类型、执行场所及地区管理差异而有所不同。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探监要求”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12
-
在司法实践中,判决与裁定的有效执行是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关键环节。部分被执行人通过隐匿财产、转移资产等手段逃避执行,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我国司法对恶意逃避执行的行为予以刑事制裁。下面小编将围绕拒执罪的立案标准及成立条件展开分析,帮助公众理解法律边界,助力司法实践。...时间:2025.07.12
-
近期,“坐男友车致截瘫女生遭1分钱转账轰炸” 这一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将转账轰炸这一恶劣行为推至公众视野。此类行为不仅冲击着受害者的正常生活,更引发了人们对于其是否违法的思考。...时间:2025.07.11
-
楼道是居民出行的公共通道,停放电动车不仅影响通行,还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女子因在楼道停电动车致4人烧伤需承担的责任,以及楼道内电动车停放的管理部门,都需要依据相关法律和规定来明确,下面小编将进行详细解析。...时间:2025.07.11
-
近日,一女子借廊坊银行下属支行1.12亿元遭对方赖账不还,遂将廊坊银行下属支行起诉至法院。法院在一审中判被告偿还债务,后被告不服提起上诉,二审中级法院又以证据不足发回重审,最后广阳区人民法院驳回原告的起诉请求。那么在此事件中起诉被驳回有什么法律依据?接下来本文为大家详细解读。...时间:2025.07.11
-
2025年针对电鱼行为的处罚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八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条,结合行政处罚与刑事追责形成双重规制体系,具体处罚标准还要结合案件本身。...时间:2025.07.10
-
阻拦高铁关门的行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可能面临罚款、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因此,建议公众在出行时遵守铁路运输规则和车站规定,不要因一时冲动而扰乱公共秩序。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联系铁路方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关于“阻拦高铁关门会怎么处罚?”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10
-
以贷养贷的骗局往往让借款人陷入债务深渊,而贷款利率的合法性也关乎借贷双方的权益。接下来,小编将解析以贷养贷骗局可能涉及的犯罪,以及不合法贷款利率的界定,明确借贷中的法律边界。...时间:2025.07.10
-
近日,“山东入室抢婴案因过追诉时效期买主夫妇不起诉”的热搜话题引发社会广泛争议。公众对“人贩子与买主逍遥法外”的愤怒情绪背后,折射出对法律追诉时效制度与打击拐卖犯罪冲突的深层困惑:法律为何要设置追诉时效?超过时效的犯罪行为是否真的“一笔勾销”?...时间:2025.07.1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