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电动三轮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
发布时间:2025.05.26 17:59:03
在日常生活中电动三轮车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交通工具,很多人对于电动三轮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不是很清楚。按照相关规定电动三轮车因其质量较大、速度较快的特点,将其归属于机动车的范畴,接下来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下相关内容。
电动三轮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
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属于机动车的范围,其认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安部交管局就此问题明确答复,对电动三轮车按照机动车处理。
2、电动三轮车其性质是属于机动车,但不是《道路交通安全法》所说的“上道路行驶的”一种合法的机动车,而是一种禁止上路行驶的非法拼装或组装的机动车。
3、电动三轮车在其速度、质量、尺寸上均具有机动车的特性,而不能以该产品是否收入国家有关产品目录为由忽视其危险性从而减轻肇事者应承担的责任。
电动三轮车需要驾驶证吗?
电动车按照标准属于机动车的范围,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三轮车要D证驾照才可以开,摩托车驾照共分为三个种类,分别是D、E、F,其中D照是普通三轮摩托车,E照是普通二轮摩托车,F照则是轻便摩托车,D照可以开E、F照类型的摩托车,但是E、F照开D照的三轮摩托车则属于无证驾驶,被交警抓到是要受到相应处罚的。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遵守相应的交通规则。具体来说,电动三轮车的最高时速不得超过50公里/小时,需要在指定车道行驶,并且不能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环城高速路等禁止电动三轮车通行的道路行驶。
相关阅读更多>>
-
在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出行方式日益便捷,但身份证作为公民身份的重要证明,在乘坐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活中难免会出现遗忘或丢失身份证的情况,此时如何顺利乘坐高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6.11
-
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是依法设立的“救命钱”,旨在为交通事故中急需救治的受害人垫付抢救费、丧葬费,化解“无钱救命”的困境。然而,基金使用后无力偿还的问题逐渐凸显,既影响基金可持续运转,也引发责任主体的法律纠纷。...时间:2025.06.10
-
车祸致人死亡的法律后果涉及刑事责任与民事赔偿双重维度。行为人是否被判刑取决于事故责任认定及是否存在逃逸等恶劣情节,而丧葬费的承担则需结合保险情况与责任划分确定。遭遇车祸致人死亡事件,受害方应及时报警并保留证据,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时间:2025.06.09
-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车辆年检制度作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环节,备受社会关注。新车满两年后的首次年检及标志更换,是每位车主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就新车满两年如何进行年检换标,以及应前往车管所还是交警大队办理相关手续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5.05.26
-
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政策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一项惠民措施,涉及交通管理、公共利益与法律规范的协调。其核心在于明确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及适用节日,既要保障公众出行便利,又要确保法律实施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规定,详细解析端午节高速公路免费通行时间及全年高速免费节日数量两个问题。...时间:2025.05.26
-
停车场作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职责与纠纷处理直接关系到公众权益。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停车场管理责任划分、投诉渠道及车辆损害赔偿等问题备受关注。公众在主张权利时,需明确停车场性质、管理义务边界及自身过错程度,同时善用行政投诉与司法救济渠道。...时间:2025.05.26
-
交通执法检查与事故处理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重要环节,但部分驾驶人因逃避法律责任而采取拒检逃逸或事故后逃逸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此类行为不仅涉及行政处罚,还可能触犯刑法,需承担刑事责任。与此同时,交通事故逃逸方若拒不承认且缺乏直接证据,受害方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时间:2025.05.26
-
“路怒症”引发的别车行为频发,不仅扰乱交通秩序,更可能触犯法律。下面小编将结合真实案例与法律规定,解析路怒症别车的法律处罚标准,并明确寻衅滋事罪的最高判刑年限。通过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的结合,为驾驶员提供清晰的法律警示,倡导文明驾驶,避免因一时冲动付出沉重代价。...时间:2025.05.24
-
12306是官方渠道的购票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旅客可以进行车票的退票和改签。根据最新的12306退票规则,开车前8天以上退票不收取退票手续费;开车前48小时以上不到8天的,按照票价5%收取手续费;开车前24小时不足48小时的,按票价10%收取手续费;不足24小时的收取票价20%手续费。...时间:2025.05.22
-
随着道路交通流量激增,疲劳驾驶、高速公路事故应急处置及驾驶证记分管理成为交通安全领域的三大焦点问题。《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细化了疲劳驾驶的认定标准与处罚力度,明确了高速公路警示牌设置的法定距离,并强化了对驾驶证记满12分后继续驾驶行为的规制。下面小编将结合司法实践与现行法规...时间:2025.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