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遗嘱真实性受到质疑怎么办?
遗嘱真实性受到质疑怎么办?
当有人质疑遗嘱的真实性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处理:
1.需要搜集能够证明或反驳遗嘱真实性的相关证据。这包括但不限于见证人的证词、遗嘱的物理状态等。
2.如果收集到了足够的证据表明对于遗嘱的真实性存在争议,那么任何一方都可以向具有相应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依法做出裁决。
3.法院在收到案件后,会基于双方提交的所有证据以及现行法律条文来评估该遗嘱的有效性。如果发现遗嘱中有伪造、篡改等行为,则该遗嘱可能被宣布无效;如果没有这些问题,则遗嘱将继续保持其法律效力。
4.在审理过程中,为了帮助更准确地判断遗嘱的真实性,法院可能会要求进行一些技术性鉴定工作,比如通过笔迹分析等方式对遗嘱本身或者其他有关联的事物进行专业检测。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因继承发生的纠纷,适用本编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
无遗嘱情况下如何分配?
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当被继承人未留下遗嘱时,遗产的分配将依据法定继承原则进行。根据这一原则,法定继承人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涵盖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以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和父母;第二顺序则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及外祖父母。只有在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遗产才会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对于同一顺序内的多位继承人而言,原则上遗产应当平均分配考虑到实际情况中的差异,比如有的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生前提供了主要的生活照顾或与其共同居住,则可以适当增加其遗产份额;相反地,如果某些继承人有能力但未能履行赡养义务,则他们可能获得较少的遗产份额,甚至不分配任何遗产。
另外,若存在胎儿的情况,在分割遗产时也应为胎儿预留相应的份额,以保障其未来的利益。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
“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配偶、子女、父母;
(二)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未成年人能否直接继承财产?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可以直接继承财产由于法律将未成年人视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具体取决于其年龄),在实际操作中,未成年人所继承的财产一般由其法定代理人(通常是父母之一或其他依法指定的监护人)代管,直到该未成年人达到法定成年年龄为止。
引用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一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面对遗嘱真实性遭到质疑的情况,最重要的是及时寻求专业法律顾问的帮助,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妥善保管好与遗产相关的文件资料,也有助于减少未来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
温馨提示:需要专业律师的建议?法头条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拥有高效专业的律师团队,随时在线为您解答疑惑,让您省时省心。
-
近年来,“净身出户”成为婚姻纠纷中的高频词,其背后涉及财产分割、抚养义务及法律效力等多重法律问题。公众常误以为“净身出户”可免除抚养费支付义务,或认为其协议必然受法律保护。下面小编将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净身出户方是否需承担子女抚养费,二是净身出户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通过梳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时间:2025.07.01
-
农村双女户政策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生育了两个女孩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其他子女的家庭,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扶助和奖励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计划生育,提高农村双女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体现国家对农村家庭的关怀与支持。关于“2025最新农村双女户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时间:2025.07.01
-
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志愿填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给孩子规划一个理想的未来,不少家长不惜花费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购买志愿填报服务。当前市场上志愿填报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注水现象严重,让许多家长和考生连连叫苦。当遭遇此类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及识破诈骗陷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6.30
-
残疾人补贴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放标准与残疾人等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四级残疾证作为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证明,其补贴金额及发放条件常引发公众关注。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政策及地方性法规,解析四级残疾证的补贴政策及60岁后的待遇。...时间:2025.06.27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税收制度的持续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日益受到纳税人的广泛关注。面对扣除性质、填报流程,纳税人通常会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而存在诸多疑问。...时间:2025.06.26
-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成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的重要举措。该政策不仅涉及扣除标准的具体规定,还涉及父母双方是否均可享受扣除等核心问题。下面小编将围绕以上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法律条文明确政策边界,为纳税人提供合规操作的法律依据。...时间:2025.06.26
-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公平性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促进教育公平与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平衡中,国家通过政策性加分与预科班制度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支持。下面小编将围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及预科班报考条件展开法律分析,解析政策背后的法律依据与社会价值,帮助考生及家长准确理解相关制度,避免因信...时间:2025.06.26
-
在离婚纠纷中,子女抚养费标准与支付期限是核心争议焦点。2025年相关法律规定延续了《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的核心原则,强调以子女实际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为基准。本文聚焦抚养费标准计算规则与支付年龄界限,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梳理关键要点,为当事人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6.25
-
在教育领域,作业的布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关于额外布置作业是否涉及违法问题,家长和教师群体常存困惑。作业的合理性与教育法规的边界密切相关,既需保障学生学习权益,也需遵循教育管理的规范性。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教师与家长额外布置作业的行为性质,结合相关法律条文,探讨其合法性边界及责任认定。...时间:2025.06.23
-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养老院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选择,但费用问题与法律责任常引发争议。2025年养老院收费因地区、服务等级差异显著,而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法律对赡养义务的界定。下面小编将解析养老院收费的构成逻辑与法律边界,厘清经济责任与法律义务,避免因误解陷入法律风险。...时间:2025.0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