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是否担责?

发布时间:2025.05.03 09:49:59
紧急避险行为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措施。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如果紧急避险行为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则行为人不承担责任或仅承担适当的责任。

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是否担责?

当个人面临直接威胁到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等重大权益的紧急情况时,为保护这些权益而采取了必要的行动,即使这种行动对第三方造成了损害,在符合特定条件下,可以被视为紧急避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这种情况下,行为人原则上不对所造成的损害负责;但如果行为人在实施避险过程中存在过失(如超出了合理必要的范围),则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另外,如果紧急避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且行为人无任何过错,则行为人同样不承担责任,但受益方应向受损方提供合理的补偿。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二条:“因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危险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何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罪?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罪是指行为人出于故意,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这一罪名着重于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以及对受害者身体健康的实际侵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构成此罪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行为人在实施行为时必须具有明确的故意;该行为确实导致了受害者的身体健康受到损害;这种行为违反了国家关于保护公民人身权利的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 【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被人恶意跟踪应该采取什么法律手段?

当个人遭遇他人恶意跟踪时,这种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和人身安全。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受害者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向公安机关报案: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对方的行为构成了对您或家人的人身威胁,或者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扰乱公共秩序的规定,您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警方将介入调查,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

2.申请保护令:对于持续受到特定人士骚扰、恐吓等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情况,即使这些行为发生在非家庭成员之间,依据《反家庭暴力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的规定,受害人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这有助于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更加直接有效的保护措施。

3.提起民事诉讼:如果上述方法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且对方的行为给您的精神或物质利益造成了实际损害,您还可以选择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追究其法律责任。在诉讼过程中,您可以要求法院判决停止侵害行为、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因侵权行为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其他合理费用。

通过以上方式,受害者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侵害行为继续发生,同时也能依法为自己争取应有的权益保障。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 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现实危险的,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在紧急避险情形下造成的损害是否担责需视具体情况而定。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紧急避险成立的条件,行为人就可以免责;但如果超出了合理的范围或者存在过失,则仍需承担相应责任。在实践中,具体案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来判断。

『温馨提示』学习法律知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做到的,它能够帮助我们在遇到法律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答,请点击咨询按钮,我们将尽快回复您。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贩卖个人信息获刑多少年?
    贩卖个人信息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对受害者造成损害,还会对贩卖者自身带来严重的法律后果。关于“2025贩卖个人信息获刑多少年?”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
    时间:2025.04.30
  • 高空坠物会受到什么处罚?
    高空坠物行为可能受到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处罚。具体处罚类型取决于坠物的性质、后果以及侵权人的主观过错等因素。在实际处理中,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公众也应增强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高空坠物”的相关问...
    时间:2025.04.30
  • 快递员被高空坠物砸中身亡该怎么处理?
    快递员被高空坠物砸中身亡是一起严重的安全事故,涉及刑事责任、民事责任等多个方面。在处理此类事件时,应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加强小区的安全管理和监督,防止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受害者家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求责任人赔偿损失。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高空坠...
    时间:2025.04.30
  • 网络谣言行政处罚标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谣言如同病毒般迅速传播,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对于网络谣言的治理,法律给出了明确的回应。下面小编将深入探讨网络谣言的行政处罚标准,并解答一个常见问题:不知道是谣言而传播了,是否构成犯法?...
    时间:2025.04.20
  • 超市购物车被偷了报警立案需要多少钱?
    在日常生活中,盗窃行为时有发生,无论是超市购物车被盗还是入室盗窃,都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益。那么,针对这两种不同的盗窃行为,法律上是如何规定的呢?下面小编将分别探讨超市购物车被偷报警立案的金额标准以及入室盗窃多少金额可以判刑的问题。...
    时间:2025.04.16
  • 一房两卖是否构成诈骗怎么判?
    在房地产交易中,一房两卖现象时有发生,这种行为损害了购房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那么,一房两卖是否构成诈骗?如果构成,又将如何判罚?诈骗多少金额可以立案?下面小编将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解析。...
    时间:2025.04.15
  • 在网上编造降息谣言会受到什么处罚?
    编造降息谣言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还可能扰乱公共秩序,甚至构成犯罪。因此,广大网民应提高法律意识,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共同维护健康、和谐、真实的网络环境。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编造谣言”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4.08
  • 商家将水果进行过度包装会受到处罚吗?
    商家将水果进行过度包装是违法行为,将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的处罚。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改正和罚款,罚款数额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而定。为了避免受到处罚,商家应当遵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强制性标准,合理控制包装的成本和规格,减少不必要的包装浪费。同时,消费者也应当提高环保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的商品,共同...
    时间:2025.03.28
  • 使用劣质食材制作食品会受到什么处罚?
    使用劣质食材制作食品是严重的违法行为,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同时,消费者也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食品安全处理”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5.03.28
  • 食品配料表造假该怎么处罚?
    食品配料表造假将受到包括责令停止生产和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产品、罚款、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以及追究刑事责任等在内的严厉处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食品标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食品安全。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食品配料表...
    时间:2025.03.28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