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5年犯罪前舍己救人可以减刑吗?

发布时间:2024.12.30 14:20:07
2025年,舍己救人的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重大立功表现之一,从而成为减刑的理由。但减刑的具体幅度和时间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由法院裁定,且减刑也需要经过法定的程序。同时,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也受到法律的限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减刑限制”的相关问题。

2025年犯罪前舍己救人可以减刑吗?

  2025年,舍己为人的行为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是可以作为重大立功表现之一,从而成为减刑的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一、关于减刑幅度的限制:

  减刑以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下列期限:

  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十三年;

  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

  二、详细解释:

  舍己为人的行为属于重大立功表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的规定,“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属于应当减刑的重大立功表现之一。这意味着,如果罪犯在执行刑罚期间,有舍己救人的英勇行为,且该行为被认定为重大立功,那么依法应当给予减刑。

  减刑的条件和程序:

  减刑并非自动发生,需要由执行机关(如监狱)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

  减刑的适用需要综合考虑罪犯的犯罪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原判刑罚及生效裁判中财产性判项的履行情况、交付执行后的一贯表现等因素。

  减刑的幅度和限制:

  对于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即使有重大立功表现,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也不能少于十三年。

  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减刑限制都有哪些?

  减刑的限制主要包括减刑的条件、减刑的幅度、减刑的起始时间、减刑的间隔时间等方面的规定。以下是详细的法律条款和解释:

  一、减刑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规定: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这里的“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认罪悔罪;

  遵守法律法规及监规,接受教育改造;

  积极参加思想、文化、职业技术教育;

  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完成劳动任务。

  “立功表现”则包括:

  阻止他人实施犯罪活动的;

  检举、揭发监狱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的;

  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

  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较大贡献的。

  二、减刑的限制条件

  1. 特定犯罪类型的限制

  累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可以限制减刑。

  严重暴力性犯罪:对于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也可以限制减刑。

  2. 财产性判项履行情况的限制

  对于生效裁判中有财产性判项(如罚金、没收财产等),罪犯确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或者不全部履行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一般不予减刑。

  3. 职务犯罪等特殊犯罪的限制

  对于职务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诈骗犯罪、组织(领导、参加、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等罪犯,减刑幅度应当从严掌握。具体来说,被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以上;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减刑幅度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两次减刑之间应当间隔一年六个月以上。

  三、减刑的幅度

  有期徒刑的减刑幅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规定》:

  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九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有期徒刑;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一年六个月有期徒刑;

  确有悔改表现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一次减刑不超过二年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减刑幅度:

  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一般可以减为二十三年以上二十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为二十年以上二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减刑的起始时间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罪犯,减刑的起始时间自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

  被判处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一年以上方可减刑;

  被判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应当执行二年以上方可减刑。

  五、减刑的间隔时间

  被判处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

  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两次减刑间隔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六个月。

  六、特殊情形的处理

  对于被限制减刑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无期徒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五年;缓期执行期满后依法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的,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二十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八条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

  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

  2、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

  3、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

  4、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己救人的;

  5、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

  6、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

  以上则是关于“减刑限制”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2025年杀人自首可以减轻处罚吗?
    2025年杀人自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处罚,但具体是否减轻处罚还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犯罪动机、悔罪态度和社会危害性等因素来做出判决。因此,对于自首的杀人犯罪嫌疑人来说,积极赔偿被害人家属并取得谅解、表现出真诚的悔罪态度等积极行为有助于获得从轻...
    时间:2024.12.30
  • 特别自首属于自首吗?
    特别自首作为自首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刑事法律体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也体现了法律的宽严相济精神。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特别自首属于自首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19
  • 特别自首是什么意思?
    特别自首作为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法律的宽严相济精神。然而,特别自首的成立条件和减刑效果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进行综合判断。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特别自首是什么意思?”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时间:2024.12.19
  • 2025年刑事辩护被告人自首如何影响判决?
    自首是指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能够主动向司法机关投告,并且真诚悔过,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可以作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节之一。...
    时间:2024.12.17
  • 2024年自首或立功能否减轻刑罚?
    自首与立功是两种重要的量刑情节,它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法院对犯罪人的判决结果,通常表现为减轻刑罚或从轻处罚。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立功则是指犯罪人在侦查、起诉或者审判过程中,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表现。...
    时间:2024.08.06
  • 2024年自首情节对量刑影响大吗?
    自首情节在刑法中被视为重要的量刑因素之一,能够显著影响对犯罪分子的处罚轻重。根据法律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表明自首不仅能够为犯罪人提供减轻罪责的机会,还可能成为其获得更宽容判决的关键。...
    时间:2024.08.06
  • 2024年诈骗百万后自首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减轻处罚吗?
    2024年诈骗百万后自首的情况下,犯罪嫌疑人可以要求减轻处罚。但具体减轻多少,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综合判断。因此,建议犯罪嫌疑人在自首后积极配合司法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并表现出良好的悔罪态度,以期获得更大幅度的减轻处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诈骗罪的不...
    时间:2024.08.05
  • 2024年传唤到案的算不算自首?
    2024年传唤到案是否算自首,需要根据传唤的具体形式、案件的性质以及犯罪嫌疑人的主观意愿和行为表现来综合判断。在口头传唤、电话传唤、送达传换证传唤等情况下,到案后如实供述的,一般可以认定为自首;而在现场直接传唤的情况下,则需要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犯罪嫌疑人的表现来判断。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
    时间:2024.08.01
  • 2024年交通肇事自首不起诉怎么办?
    2024年交通肇事自首后是否起诉取决于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检察机关的判断。在面临此类问题时,应积极配合调查、积极赔偿损失并寻求法律帮助。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追诉时效”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7.09
  • 2024年帮信罪自首立功逮捕还判刑吗?
    虽然自首和立功是法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但并不能保证犯罪嫌疑人一定不会被判刑。在具体案件中,法院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做出判决。因此,建议涉嫌帮信罪的犯罪嫌疑人在自首和立功的同时,也要积极配合调查,争取更多的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机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帮信罪”的相关问题。...
    时间:2024.06.20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