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虐待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4.12.12 10:21:02
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四个方面。相关法律条款主要规定了虐待罪的处罚标准以及特定人群虐待行为的法律责任。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根据具体案情来判断是否符合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并依法进行定罪量刑。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虐待罪”的相关问题。

2024年虐待罪构成要件是什么?

  2024年虐待罪的构成要件及相关详细法律条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虐待罪构成要件及其相关法律条款的归纳:

  一、虐待罪的构成要件

  1. 客体要件

  虐待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权利及人身权利。

  2. 客观要件

  虐待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经常虐待家庭成员的行为。这种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虐待行为可以是肉体上的摧残,如打骂、冻饿、禁闭、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等,也可以是精神上的折磨,如凌辱人格、限制自由等。

  3. 主体要件

  虐待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必须是共同生活的同一家庭的成员,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的亲属关系或者扶养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最新规定,虐待罪的主体范围已扩展至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

  4. 主观要件

  虐待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家庭成员造成肉体上或精神上的痛苦,而故意为之。这种故意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二、虐待罪的认定与处罚

  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所谓“情节恶劣”,通常指的是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或者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等情形。

  虐待罪一般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告诉的才处理。但如果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介入。

  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虐待罪的处罚有哪些?

  虐待罪的处罚及相关详细法律条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及第二百六十条之一的规定。以下是对虐待罪处罚及相关法律条款的归纳:

  一、虐待罪的处罚

  1. 虐待家庭成员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若虐待行为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 对特定人群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二、虐待罪的认定与处罚原则

  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构成犯罪。情节恶劣通常指的是虐待动机卑鄙、手段残酷、持续时间较长、屡教不改,或者被害人是年幼、年老、病残者等情形。

  虐待罪一般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即告诉的才处理。但如果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则司法机关会主动介入。

  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

  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

  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则是关于“虐待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敲诈勒索罪认定的三个条件
    在日常生活中,敲诈勒索行为时有发生,严重侵犯他人财产权益与身心健康。那么,在法律层面,敲诈勒索罪的认定需满足哪些关键条件呢?下面小编将从三个核心方面进行剖析,公众应明晰这些规定,既避免自身陷入犯罪风险。...
    时间:2025.09.08
  • 一贯道竟将魔爪伸向小学生,邪教组织会构成什么罪名?
    邪教组织以精神控制为核心手段,通过编造歪理邪说、神化首要分子等非法方式发展成员,其危害性不仅限于破坏社会秩序,更对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构成严重威胁。当邪教组织将魔爪伸向小学生时,法律如何界定其罪名?公众又该如何通过合法渠道进行举报?下面小编为您介绍。...
    时间:2025.09.08
  • 应聘高薪司机变贷款买车,招聘公司赚贷款差价合法吗?
    近年来,以高薪招聘为幌子诱导求职者贷款购车的纠纷频发,部分招聘公司通过抬高购车价格、赚取贷款差价的方式牟利,导致求职者背负高额债务却无法获得承诺收益。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角度解析此类行为的合法性边界,并梳理求职者被骗后的维权路径。...
    时间:2025.09.08
  • 演员被曝长期聚众赌博,私设赌场会构成什么罪?
    近期,某演员被曝长期聚众赌博并私设赌场引发舆论关注。此类行为违反社会公序良俗,更可能触犯刑法,面临严厉的法律制裁。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及相关司法解释,系统解析聚众赌博与私设赌场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处罚标准,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
    时间:2025.09.08
  • 乘客发视频炫耀第N次带打火机登机会怎么处罚?
    近期,某乘客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炫耀多次携带打火机登机,引发公众对航空违禁品管理机制的关注。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此类行为的性质及处罚依据,并系统梳理携带违禁品登机的法律责任体系。...
    时间:2025.09.08
  • 女子地铁拒安检多次追打工作人员是否违法,会怎么处罚?
    近日,女子地铁拒安检多次追打工作人员的消息引发热议。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检制度旨在预防潜在危险,保障乘客安全。但时有发生的拒检、暴力抗检及携带违禁物品进入公共场所等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秩序。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
    时间:2025.09.08
  • 不当得利立案需要什么材料?
    不当得利作为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常见情形,通常通过返还财产解决,但特定情形下可能涉及刑事责任。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与刑事犯罪的界限、立案所需材料等问题常引发争议。...
    时间:2025.09.07
  • 掩饰隐瞒罪37天释放概率大吗?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司法处理,本质是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法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构建了量刑梯度化+强制措施审慎化的机制,既严厉打击掩饰隐瞒行为,也防止对初犯、情节轻微者过度追责。...
    时间:2025.09.07
  • 刑事拘留一般多少天可以放出来有案底吗?
    在涉及刑事案件时,人们除了关心刑事拘留后多久能放出来,还格外在意是否会留下案底,这两个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益与未来生活。要解答这些疑问,需结合法律规定与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分析。...
    时间:2025.09.04
  • 刑事拘留期间家属可以探视吗?
    在刑事诉讼与刑罚执行过程中,家属的探视权是维系亲情、保障罪犯改造权益的重要环节。不同阶段的法律程序对探视权有严格限制。下面小编将围绕刑事拘留期间家属能否探视及家属探视判刑人员需履行哪些手续两大核心问题,为公众提供清晰指引。...
    时间:2025.09.04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