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400-668-6166
手机站

扫描二维码

进入手机站

马力宏律师

2024年侮辱诽谤罪处罚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4.12.11 10:26:56
侮辱诽谤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对于构成侮辱诽谤罪的犯罪分子,将依法进行处罚。同时,在处理此类案件时,法院会严格遵循罪刑相适应原则和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确保公正、公平地处理每一起案件。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侮辱诽谤罪”的相关问题。

2024年侮辱诽谤罪处罚有哪些?

  2024年侮辱诽谤罪的处罚及其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解答:

  一、侮辱诽谤罪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侮辱诽谤罪的立案标准

  构成侮辱诽谤罪需要满足一定的立案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

  1、同一诽谤性信息在实际点击及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成功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

  2、该行为已经对受害人或其近亲属造成了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

  3、在过去两年内,曾经因为诽谤行为受到过行政处罚,但之后再次实施诽谤行为。

  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三、侮辱诽谤罪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对侮辱诽谤罪进行了详细规定,具体内容如下:

  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四、侮辱诽谤罪的犯罪构成要件

  要构成侮辱诽谤罪,需要满足以下犯罪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客观方面: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

  五、侮辱诽谤罪的处罚原则

  在处理侮辱诽谤罪案件时,法院会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处罚:

  1、罪刑相适应原则:根据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对犯罪分子进行相应的处罚,确保罚当其罪。

  2、教育与惩罚相结合原则:在惩罚犯罪分子的同时,注重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自己的行为。

  六、侮辱诽谤罪与治安处罚的界限

  需要注意的是,侮辱诽谤行为如果情节较轻,尚未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罚。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

  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侮辱诽谤罪定义是什么?

  侮辱诽谤罪并非一个独立的罪名,而是分别指侮辱罪和诽谤罪。以下是这两个罪名的定义及其相关的详细法律条款:

  一、侮辱罪的定义及法律条款

  定义: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他人人格、名誉的损害,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二、诽谤罪的定义及法律条款

  定义: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同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诽谤罪与侮辱罪在同一条文中进行规定。

  构成要件: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也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

  2、客观方面: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与侮辱罪相同。

  4、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捏造并散布的是虚构的事实,并且希望这种事实会损害他人的人格和名誉。

  三、侮辱诽谤罪的区别

  1、行为方式:侮辱罪通常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进行,而诽谤罪则是以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的方式进行。

  2、内容真实性:侮辱罪的内容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假的,而诽谤罪的内容则必须是捏造的、虚构的。

  3、传播范围:侮辱罪往往是当着被害人的面进行的,而诽谤罪则是当众或者向第三者散布的。

  四、侮辱诽谤罪的处罚原则

  对于构成侮辱诽谤罪的犯罪分子,法院会根据其犯罪情节、主观恶性、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依法进行处罚。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如果情节特别严重,还可能面临更重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以上则是关于“侮辱诽谤罪”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相关阅读更多>>
  • 销售劣质黄金二人被刑事拘留构成什么罪名?
    近期某地公安机关破获一起销售劣质黄金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刑事拘留。下面小编将结合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系统解析销售劣质黄金行为的罪名认定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量刑标准,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框架。...
    时间:2025.08.19
  • 男子凌晨潜入陌生人家中,麻醉女子后对其抽血涉嫌什么犯罪?
    近日,一案件引发热议。女子在家中睡觉时,一名陌生男子潜入室内,并用含有七氟烷、异氟烷的黑布麻醉女子后,对其进行静脉抽血。而该男子此后供述,进行这一行为的理由,竟是通过这种紧张感缓解压力。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相关问题。...
    时间:2025.08.19
  • 失火罪达到70万怎么判刑?
    失火罪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其量刑标准及诉讼程序均受到法律的严格规范。当失火罪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达到70万元时,如何量刑以及从立案到宣判需要多长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时间:2025.08.18
  • 男子杀妻未遂获妻谅解后还需要坐牢吗?
    近日,上海某男子因家庭矛盾持刀刺向妻子,致其重伤但未死亡,事后取得妻子谅解。该事件引发社会对杀妻未遂获谅解是否需承担刑事责任的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解析故意杀人未遂案件中谅解书的效力,并探讨谅解书能否免除刑事责任的核心问题。...
    时间:2025.08.18
  • 女子10万元卖掉男友在泰国玩了10天会怎么判?
    近日,一则女子10万元卖掉男友在泰国游玩10天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公开信息,19岁男子被17岁女友以旅游为名诱骗至缅甸,后被转卖至电诈园区,其家人支付35万元赎金后才将其解救。女友在事发后前往泰国游玩,回国后被警方控制。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答。...
    时间:2025.08.18
  • 六旬老人遭狩猎者枪击致重伤,开枪者两次逃离现场该如何处罚?
    近日,一起案件引发热议。67岁老人黄某新在田间劳作时,被正在偷猎的甘某北等四人误认成猎物连开数枪,造成头部及腿部重伤二级。该案暴露出非法狩猎活动中枪支管理失序、事后救助缺失等法律问题,引发社会对狩猎行为规范与侵权责任认定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
    时间:2025.08.18
  • 19岁男子被拒绝借宿杀害32岁男子会怎么判?
    近日,某地发生一起恶性刑事案件:19岁男子廖某因借宿、介绍工作等请求遭32岁男子彭某拒绝后,持刀潜入彭某住所将其杀害。案件引发社会对故意杀人罪量刑标准与构成要件的广泛讨论。下面小编将从法律条文与司法实践出发,系统解析此类案件的定罪逻辑与量刑依据。...
    时间:2025.08.18
  • 女子踹男友下河致死获刑五年半,涉嫌什么罪?
    女子奚某白因催促饮酒后的男友沈某回家未果,将其踹入河中致其溺亡。法院最终以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五年半。此案不仅涉及法律定性争议,更引发公众对过失犯罪与故意犯罪界限的讨论。下面小编详细解析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及刑事谅解对量刑的影响。...
    时间:2025.08.18
  • 男子家中点火泄愤致母亲死亡,在家里点火是否属于放火罪?
    家庭矛盾激化时,情绪失控可能引发极端行为。多起因家庭纠纷引发的纵火案件引发社会关注,其中男子家中点火泄愤致母亲死亡的悲剧,将家庭空间内点火行为的法律定性与责任承担推至舆论焦点。此类案件中,行为人是否构成放火罪?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时间:2025.08.13
  • 顾客自带8200元茅台遭餐厅员工调包会怎么判?
    近日,一起案件上了热搜,顾客自带8200元茅台到餐厅用餐,遭到餐厅员工调包,饮用时发现不对后对比编码发现异常。员工该行为会如何判刑呢,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加细致的解读。...
    时间:2025.08.13
遇到法律问题,上法头条在线咨询律师!快速提问,分分钟帮你解答法律咨询!

Copyright © 2025 法头条 厦门大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闽ICP备2021008539号

全国律师咨询热线电话:400-668-6166 网站地图

法头条
手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