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抚养费执行后一般多久能拿到钱?
抚养费执行后一般多久能拿到钱?
抚养费执行后,一般6个月内可以拿到钱。案件期间,如果被执行人有足够的财产可供执行,法院通常会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案件。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立案后的6个月内拿到抚养费。
若案件执行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如被执行人财产难以查找或执行过程中存在法律纠纷等,需要延长执行期限的,人民法院可以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相关条例: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不给抚养费会怎么样?
不给抚养费可能会面临以下后果:
1、法律追究:根据《民法典》规定,父母有义务给予子女抚养并负担抚养费。如果一方不履行抚养义务,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抚养费。法院可以依法判决拖欠方支付相应的抚养费,并追缴拖欠的抚养费。
2、强制执行:如果拖欠方仍不履行判决或协议中的支付义务,受益方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措施,如查封、扣押财产,冻结银行账户,甚至司法拘留等,以追收拖欠的抚养费。
3、社会影响:拖欠抚养费可能会对拖欠方的社会信用造成影响,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个人和职业生活,例如贷款、工作背景调查等方面。
4、不良记录:拖欠抚养费的行为可能会被记入个人信用记录,对日后的社会交往、就业和经济活动带来不利影响。
相关条例: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五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以上是关于“抚养费执行后一般多久能拿到钱?”的详细内容,法头条法务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其他详细的问题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法头条,这里会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律师来为您提供专业的服务。
-
近年来,“净身出户”成为婚姻纠纷中的高频词,其背后涉及财产分割、抚养义务及法律效力等多重法律问题。公众常误以为“净身出户”可免除抚养费支付义务,或认为其协议必然受法律保护。下面小编将聚焦两大核心问题:一是净身出户方是否需承担子女抚养费,二是净身出户协议的法律效力认定。通过梳理《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时间:2025.07.01
-
农村双女户政策是指针对农村地区生育了两个女孩且未再生育或收养其他子女的家庭,由国家或地方政府给予一定扶助和奖励的政策。这一政策旨在鼓励计划生育,提高农村双女户家庭的生活质量,并体现国家对农村家庭的关怀与支持。关于“2025最新农村双女户政策有哪些主要内容?”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时间:2025.07.01
-
高考作为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志愿填报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给孩子规划一个理想的未来,不少家长不惜花费5000元甚至更高的费用购买志愿填报服务。当前市场上志愿填报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注水现象严重,让许多家长和考生连连叫苦。当遭遇此类问题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及识破诈骗陷阱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时间:2025.06.30
-
残疾人补贴政策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放标准与残疾人等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及政策导向密切相关。四级残疾证作为残疾程度相对较轻的证明,其补贴金额及发放条件常引发公众关注。下面小编将依据相关政策及地方性法规,解析四级残疾证的补贴政策及60岁后的待遇。...时间:2025.06.27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税收制度的持续完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优化税收结构、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日益受到纳税人的广泛关注。面对扣除性质、填报流程,纳税人通常会由于对政策的不了解而存在诸多疑问。...时间:2025.06.26
-
在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成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的重要举措。该政策不仅涉及扣除标准的具体规定,还涉及父母双方是否均可享受扣除等核心问题。下面小编将围绕以上两个核心问题展开分析,结合法律条文明确政策边界,为纳税人提供合规操作的法律依据。...时间:2025.06.26
-
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公平性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促进教育公平与保障少数民族教育权益的平衡中,国家通过政策性加分与预科班制度为少数民族考生提供支持。下面小编将围绕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及预科班报考条件展开法律分析,解析政策背后的法律依据与社会价值,帮助考生及家长准确理解相关制度,避免因信...时间:2025.06.26
-
在离婚纠纷中,子女抚养费标准与支付期限是核心争议焦点。2025年相关法律规定延续了《民法典》及司法解释的核心原则,强调以子女实际需求、父母负担能力及当地生活水平为基准。本文聚焦抚养费标准计算规则与支付年龄界限,结合现行法律框架,系统梳理关键要点,为当事人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6.25
-
在教育领域,作业的布置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但关于额外布置作业是否涉及违法问题,家长和教师群体常存困惑。作业的合理性与教育法规的边界密切相关,既需保障学生学习权益,也需遵循教育管理的规范性。下面小编将从法律视角解析教师与家长额外布置作业的行为性质,结合相关法律条文,探讨其合法性边界及责任认定。...时间:2025.06.23
-
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发展,养老院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要选择,但费用问题与法律责任常引发争议。2025年养老院收费因地区、服务等级差异显著,而将父母送入养老院是否构成违法,需结合法律对赡养义务的界定。下面小编将解析养老院收费的构成逻辑与法律边界,厘清经济责任与法律义务,避免因误解陷入法律风险。...时间:2025.06.1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