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交通事故认定书多久出?
2024年交通事故认定书多久出?
一、无需检验、鉴定的情况
如果交通事故不需要进行物理检测或鉴定,那么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二、需要检验、鉴定的情况
对于需要通过物理检测或鉴定来查明事实真相的交通事故,相关的检验报告以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开始算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
三、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如果交通事故涉及逃逸行为,那么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在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交通事故认定书有什么用?
1、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
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的责任人作出罚款、拘留、限制驾车人员的资格等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
2、作为调解的依据:
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调解过程中,交通事故认定书是公安机关进行调解的重要依据。
3、作为刑事案件的证据:
在交通肇事刑事案件中,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对交通肇事者是否提起公诉的证据。
4、作为民事赔偿的证据:
在民事赔偿案件中,交通事故认定书是人民法院定罪量刑和确定损害赔偿的证据。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二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有条件的地方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试行在互联网公布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但对涉及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者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交通事故认定书多久出”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
近日,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一路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致3人死亡、3人受伤。事情起因是因为驾驶员开车看手机导致分神致使车祸的发生,那么在本次交通事故中,该名男子会受到什么处罚?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下面小编就来一一为大家解答。...时间:2025.07.01
-
道路交通中,无接触交通事故与行人被汽车溅水现象频发,责任认定与违法处理是法律实践中的关键问题。前者需结合行为过错与因果关系判定责任,后者则需依据交通法规明确违法性质与处理方式。下面小编将系统梳理无接触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标准与行人被溅水的法律后果,为道路交通参与者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与维权依据。...时间:2025.06.26
-
在道路交通中,汽车失控撞人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关乎受害者的生命健康,也牵动着法律责任的认定与承担。汽车失控撞人事件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伤害,也是对驾驶者法律责任的严峻考验。法律责任的界定与承担,需依据具体事实、法律规定及事故后果进行综合判断。那么,当汽车失控撞人时,驾驶者是否需要负法律责任?又该承担何种责...时间:2025.06.19
-
在交通管理中,“礼让行人”与“遵守信号灯”的平衡一直是争议焦点。当驾驶员因礼让行人而闯红灯并引发事故时,责任划分需综合考量交通规则、行为动机及实际过错。下面小编将结合相关司法解释,解析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逻辑,并明确“礼让行人”的法定标准。...时间:2025.06.18
-
礼让行人是法律义务与道德责任的统一,但“礼让”并非豁免违法的理由。驾驶员在遵守信号灯的前提下履行让行义务,既是对交通规则的尊重,也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下面小编将结合相关司法解释,解析此类事故的责任认定逻辑,并明确“礼让行人”的法定标准。...时间:2025.06.18
-
近年来,酒后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频发,社会对酒驾行为的关注度持续攀升。部分公众对酒驾的认定标准存在误解,甚至将酒后推车等非驾驶行为与酒驾混淆。下面小编将围绕“三男子酒后路边推行汽车数百米回家是否算酒驾”及“酒后驾驶的认定标准”展开分析,结合《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法规,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引。...时间:2025.06.17
-
机动车临时号牌作为车辆正式登记前的合法上路凭证,其申请次数、有效期及使用范围直接关系到车主的合法权益与交通管理秩序。下面小编将围绕以上问题展开分析,结合现行法律法规明确车主的权利与义务,帮助公众正确理解临时号牌的使用规范,避免因违规操作导致的法律风险。...时间:2025.06.13
-
在道路交通日益繁忙的当下,追逐竞驶这一危险驾驶行为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仅严重威胁驾驶者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巨大隐患。公众对于追逐竞驶的法律性质及相应处罚往往存在模糊认识。...时间:2025.06.13
-
铁路运输作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其安全运行直接关乎公共利益与社会稳定,铁路事故等级划分与D类事故处罚是法治护航铁路安全的重要抓手,法律法规作出了明确规定。下面小编将从铁路事故等级划分标准及D类事故处罚规则两个维度,解析相关法律要求。...时间:2025.06.12
-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的快速发展,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从传统向多元主体转变。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已初步构建智能车事故处理的法律规则,明确责任主体、归责原则及处理程序。下面小编将从智能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与无人驾驶责任归属两个维度,解析相关法律要求。...时间:2025.06.12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