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合同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2024年合同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因素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些因素独立于当事人的意志和行为之外。不可抗力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类。如:地震、飓风、洪水、冰雹、虫害以及暴风雨等各类自然现象;
其次,各种大型且非正常性质的社会突发事件。如:非法劳工、群众骚动等社会异常及突发性事件。需要特别引起重视的是,经济危机并不属于不可抗力范围之列。
最后一种不能抗拒的因素则源自政府行为对民间事务产生的各种因素。例如:征收或者征用土地等相关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如何判断合同中是否存在不可抗力因素?
一、合同条款的约定
首先,应查看合同中是否明确约定了不可抗力条款。该条款通常会定义哪些事件构成不可抗力,并规定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时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合同中可能会列举一些具体的不可抗力事件,如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如果合同中明确列出了某事件为不可抗力,且该事件实际发生,则可认定存在不可抗力因素。
二、不可抗力的判断标准
不可预见性:指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该事件的发生无法预见。 不可避免性:指即使合同当事人采取了及时合理的措施,也无法阻止该事件的发生。即该事件的发生是客观上无法避免的。
不可克服性:指合同当事人对于该事件所造成的后果无法克服,即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消除该事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三、实际发生情况与合同条款的对比
事件性质:将实际发生的事件与合同中约定的不可抗力事件进行对比,判断该事件是否属于合同约定的不可抗力范围。
影响程度:评估该事件对合同履行的影响程度,包括是否导致合同无法履行、履行困难或履行成本显著增加等。
四、证据收集与证明
证据收集:在不可抗力事件发生后,合同当事人应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如新闻报道、政府公告、气象证明、现场照片等,以证明该事件的发生及其影响。
通知义务:根据合同约定或法律规定,受影响的一方应及时通知对方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并提供相关证据。这有助于双方及时沟通、协商解决方案,并减少可能的争议。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以上就是法头条法务收集的关于“2024年合同不可抗力因素包括什么”相关的法律知识,在生活中相信大家也有时会运用此类知识。所以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这些内容,以便能够解决生活中发生的此类问题。但如果您遇到的问题比较复杂,可以到法头条网上咨询相关专业的律师,由他们带您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感谢您的阅读。
-
近日,一则有认知障碍的老人被拉去跨省买房,想退房却遭拒绝,还被开发商起诉的消息引发热议。下面小编将结合相关规定及司法实践,系统解析此类纠纷的处理规则,为认知障碍者家属提供清晰的法律行动指南。...时间:2025.08.28
-
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当下,出国旅行、学习、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护照作为公民在国际间通行的重要身份证明,其办理流程备受关注。了解办理护照所需材料与证件,关乎个人出行计划的顺利实施,也涉及国家出入境管理的相关法规。接下来,将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为您详细介绍护照办理事宜。...时间:2025.08.27
-
地役权是指不动产权利人为了某特定不动产的便利而使用他人不动产,使其负一定负担的物权。在地役权法律关系中,需要其他土地提供便利的土地被称为“需役地”,而提供此种便利的土地称为“供役地”。关于“地役权制度是怎样规定的?”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8
-
在当下鼓励创新创业的大环境中,国家免息创业贷款成为许多创业者启动项目的重要资金助力。但不少怀揣创业梦想的人,对这笔贷款的申请途径与所需手续一知半解。接下来,小编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大家详细梳理国家免息创业贷款15万的申请攻略。...时间:2025.07.04
-
在商业交易与民事活动中,阴阳合同作为一种隐蔽的违法手段,常被用于逃避税收监管或损害第三方利益。其本质是通过签订两份内容不一致的合同,一份公开备案,一份私下履行,实现非法目的。随着税收征管力度加强和法律对合同效力的严格审查,阴阳合同的法律风险日益凸显。...时间:2025.07.02
-
在遇到法律上面的纠纷时,通常需要聘请律师来为自己打官司。律师作为代理人提供法律服务是需要收取相关费用的,律师费收费标准根据服务内容、案件类型及地区差异而有所不同,同时涉及财产的案件和不涉及财产的案件收费也是有很大的区别。...时间:2025.07.01
-
本回答旨在探讨合同有效期与诉讼时效之间的区别及其在法律实践中的应用。合同有效期指的是合同双方约定的合同权利义务存续的时间长度,而诉讼时效则是指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有效期限。两者虽有联系但性质不同,前者属于合同法范畴,后者则更多涉及民法典中关于时效的规定。...时间:2025.05.16
-
在确定合同价款的具体数额标准时,应当依据合同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并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合同价款的确定需要考虑商品或服务的成本、市场价格、供需关系等因素。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提供了关于合同成立及效力等方面的基本原则与规则。...时间:2025.05.15
-
在合同签订过程中,未注明日期并不必然导致合同无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只要合同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且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即便缺少日期,合同依然可以成立并生效。但为避免日后可能产生的争议,建议在合同中明确记载签署日期。...时间:2025.05.12
-
在代理合同解除后,存货的处理问题需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具体合同条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一般而言,如果合同中有关于解除合同时存货处理的具体约定,则应按照约定执行;若无明确约定,则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相关法律规定来解决。...时间:2025.05.11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