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非法集资怎么定罪量刑?
2024年非法集资怎么定罪量刑?
2024年非法集资的定罪量刑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的罪名有两种,分别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具体的法律规定如下: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
对于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的行为,根据吸收金额、涉及人数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等因素,量刑标准如下:
1、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
或者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150人以上;
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
2、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0万元以上;
或者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对象500人以上;
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0万元以上。
3、其他情节:
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50万元以上或者给存款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25万元以上,同时具有曾因非法集资受过刑事追究、二年内曾因非法集资受过行政处罚、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等情节的,也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集资诈骗罪
集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行为。其量刑标准如下:
1、五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
2、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3、具体数额标准:
根据司法解释,“数额较大”通常指非法集资达到一定金额(具体金额可能因司法解释而调整);
“数额巨大”和“其他严重情节”可能包括非法集资数额在数百万元以上、涉及人数众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等情形;
“数额特别巨大”和“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涉及更高金额的非法集资和更严重的后果。
三、单位犯罪
对于单位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或集资诈骗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上述个人犯罪的规定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六条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在提起公诉前积极退赃退赔,减少损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集资有可能被判处死刑吗?
非法集资在我国是有可能被判处死刑的,但实际上,其最高刑期是无期徒刑,没有直接规定死刑。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极少数情况下,如果非法集资行为同时触犯了集资诈骗罪,并且情节特别严重,如诈骗金额特别巨大、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等,那么犯罪嫌疑人有可能被判处死刑。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九十二条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以上则是关于“非法集资退款”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70岁以上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后,仍需依法承担行政、民事及刑事责任,年龄并非免责事由。交通事故致人死亡未获谅解书时,只要符合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时间:2025.09.02
-
抢劫银行作为严重暴力犯罪,不仅直接威胁公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动摇国家金融秩序根基。我国司法体系通过设立特殊加重情节,对这类犯罪予以严厉打击。下面小编将从法律定性、量刑标准及核心法律依据三方面,系统解析抢银行行为的刑事责任。...时间:2025.09.02
-
野生动物保护是生态安全的重要防线,非法捕猎行为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9.02
-
在法治社会,了解法律规定对维护自身权益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猥亵罪作为一种严重侵犯他人人身权利与尊严的犯罪行为,备受关注。很多人会好奇,一旦涉及猥亵罪,在法律层面,犯罪者最少会面临怎样的刑罚呢?下面将依据相关法律条款为您详细解答。...时间:2025.08.27
-
随着电子支付普及,银行卡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犯罪分子通过伪造信用卡、恶意透支、网络钓鱼等手段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下面小编从法律视角解析银行卡诈骗的量刑标准及资金追回机制,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8.27
-
诈骗犯罪严重破坏社会诚信体系,侵害公民财产权益,历来是司法机关重点打击对象。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犯罪手段演变,诈骗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也在不断完善。公众普遍关注诈骗行为将面临何种刑罚,以及司法机关如何界定诈骗犯罪的立案门槛。下面小编为您具体分析解读。...时间:2025.08.26
-
诈骗犯罪是严重侵害公民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我国刑法对此类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司法实践中,量刑需结合犯罪数额、手段、后果及行为人主观恶性等因素综合判定。下面小编将围绕诈骗罪的刑期问题,分两部分展开具体分析,旨在为公众提供清晰的法律认知。...时间:2025.08.26
-
诈骗罪的量刑不是固定的,而是依据诈骗数额大小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不同数额标准与情节状况,对应不同量刑区间。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读。...时间:2025.08.26
-
诈骗犯罪严重侵害公民财产权益,法律对诈骗行为的惩处力度持续强化。诈骗罪量刑以犯罪数额为核心基准,同时综合犯罪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因素。下面小编为您带来更多相关问题解答。...时间:2025.08.26
-
失火罪作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其量刑标准及缓刑适用条件需结合《刑法》及司法解释进行严格界定。本文将依据法律条款,从情节严重标准及缓刑概率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时间:2025.08.2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