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行政立案条件有属地要求吗?
2024年行政立案条件有属地要求吗?
2024年行政立案条件中确实包含属地要求。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行政诉讼案件的管辖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辖法院的确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行政案件通常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意味着,在提起行政诉讼时,原告需要向作出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属地要求。
二、复议案件的管辖
对于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如果原告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诉讼,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同样体现了行政诉讼立案的属地要求,即原告需要选择与被诉行政行为或复议行为具有地域联系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跨行政区域管辖
此外,根据《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严格的属地管辖原则,但跨行政区域管辖的确定仍然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则,且这些法院在管辖特定行政案件时,也仍然需要考虑案件与法院所在地的地域联系。
四、特定类型案件的管辖
对于特定类型的行政案件,如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法律还规定了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规定同样体现了行政诉讼立案的属地要求,即原告需要选择与自己或被诉行政行为具有地域联系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被骗钱财是在本人所在地报警吗?
被骗钱财后,报警地点的选择并不严格限定于本人所在地,而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以下是一些关于报警地点的详细说明:
1、案发地:如果知道诈骗行为发生的确切地点,可以选择在该地报案。例如,如果是在某个具体地点与诈骗分子面对面交易被骗,那么该地点即为案发地。
2、诈骗行为实施地:对于非接触式诈骗,如网络诈骗,诈骗行为实施地可能不易确定。但一般来说,如果知道诈骗分子是通过哪个平台或渠道实施诈骗的,可以认为该平台或渠道的所在地为诈骗行为实施地之一。然而,实际操作中,受害人往往难以直接确定诈骗行为实施地,因此这一选项可能不太适用。
3、诈骗结果发生地:即受害人遭受财产损失的地方。对于大多数网络诈骗案件来说,受害人的所在地就是诈骗结果发生地。因此,受害人完全可以在自己所在地报案。
4、嫌疑人住所地:如果知道诈骗分子的具体住址或常住地,也可以选择在该地报案。但这通常需要对诈骗分子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二条
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以上则是关于“行政立案条件”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在教育领域,考试的公平公正至关重要,而保密试卷作为保障考试公平的关键环节,一旦被窃取并售卖,不仅会破坏考试秩序,还可能触犯法律。下面小编将围绕学生窃取保密试卷售卖这一行为,探讨其是否违法以及如何处理,帮助大家清晰认识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时间:2025.07.04
-
使用假学历去应聘是一种违法行为,可能面临治安管理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严重后果。关于“使用假学历去应聘是否构成违法行为?”的相关问题,法头条法务整理了相关资料,听听法头条法务给出了哪些意见吧。...时间:2025.07.02
-
2025年7月1日,“中华田园犬被禁养”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公众对城市养犬管理政策的激烈讨论。部分网友质疑“本土犬种在发源地遭禁养”的合理性,认为此举违背文化传统;支持者则强调犬只潜在攻击性需优先保障公共安全。对此,西安市公安、城管部门回应称,禁养政策依据《西安市限制养犬条例》制定,但并非所有中华田园犬均...时间:2025.07.01
-
2025年7月,随着多地养犬管理政策调整,“中华田园犬禁养标准差异”成为舆论焦点。杭州、成都等地将部分肩高低于45厘米的田园犬移出禁养名录,而西安、济南仍将其列为重点限养犬种,甚至同一城市不同区域标准亦存在分歧。公众质疑:作为本土犬种,田园犬为何在各地遭遇“差别对待”?法律层面,此类差异是否违背“法律统一性...时间:2025.07.01
-
在社会治安形势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备受关注。其中,14周岁未成年人违法是否可拘留以及新法的施行时间等问题,引发大众热议。这部法律的修订旨在更精准地应对各类治安问题,下面小编将对这两个大众关切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时间:2025.06.28
-
2025年6月2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此次修订聚焦社会治安新问题,完善处罚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并明确新型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下面小编将针对新法的实施时间及修订内容展开分析,为公众提供法律指引。...时间:2025.06.27
-
在法治社会,对功臣的褒奖与保护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正能量、彰显国家价值导向的重要体现。一等功臣作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代表,其应享有的待遇以及相关权益保障备受关注。涉及一等功臣牌匾这类具有特殊意义标识物的保护问题,也关乎对功臣的尊重与法律尊严。...时间:2025.06.26
-
在城市管理执法中,若遭遇城管人员滥用职权、程序违规或暴力执法等不公行为,公众可通过法定渠道维护权益。随着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完善,投诉城管执法不公已形成“多渠道受理—标准化核查—分级处置—结果反馈”的闭环机制。...时间:2025.04.25
-
轻微免罚与首违不罚作为两种柔性执法措施,在促进市场主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应准确把握其适用标准和依据,确保这两种执法方式得到正确、有效的运用。...时间:2025.04.24
-
扰民报警本身不会导致个人被记录案底。然而,在严重扰乱公共秩序、拒不改正或引发其他违法行为的情况下,行为人可能会被拘留。法头条在本文将为您介绍“扰民报警被记录会有案底吗?”的相关情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时间:2024.12.16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