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门
- A~G
- H~L
- M~T
- U~Z
2024年死缓一定要核准吗?
2024年死缓一定要核准吗?
2024年死缓并非一定要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而是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这一规定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条款。
具体来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一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予以减刑的,由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报请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这意味着,对于没有故意犯罪的死刑缓期执行罪犯的减刑,是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十八条也明确规定,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这一条款进一步确认了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缓期执行的核准权。
然而,如果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情节恶劣,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的,那么需要由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最高人民法院在复核这类案件时,会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核准死刑的裁定。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死缓的作用是什么?
死缓,即死刑缓期执行,是我国刑法中一项独特的刑罚执行制度。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限制死刑的实际执行
死缓制度通过设定一定的缓期执行期间(通常为二年),对原本应判处死刑的罪犯给予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在缓期执行期间,如果罪犯没有故意犯罪,那么二年期满以后,刑罚将减为无期徒刑或有期徒刑,从而避免了死刑的实际执行。这种方式严格控制了被执行死刑的人数,使因犯罪被处死的人数减少到最低程度,体现了我国“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
二、预防犯罪
死缓制度在预防犯罪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包括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两个方面:
一般预防:由于死缓制度是以罪犯应当判处死刑为前提,即犯罪行为人相当严重,国家给予了最严厉的否定评价,因此死缓制度本身具有相当的威慑力。这种威慑力可以对潜在的犯罪分子产生警示作用,阻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从而达到一般预防的效果。
特殊预防:死缓制度是有条件的不执行死刑,即保留了执行死刑的可能性。这种不确定性促使犯罪分子在缓期执行期间必须改恶从善,加强自我改造,以争取减刑或避免死刑的执行。通过这种方式,死缓制度有助于犯罪分子重新回归社会,成为有益社会的新人,从而达到特殊预防的效果。
三、体现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
死缓制度还体现了我国刑罚的人道主义精神。它避免了死刑立即执行可能带来的残酷性和不可逆性,给予罪犯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死缓制度也符合世界限制适用死刑的趋势,表现了我国刑罚的特点,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四、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死缓制度有利于贯彻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通过设定缓期执行期间和减刑条件,死缓制度使得刑罚的执行更加灵活和人性化。它根据罪犯的具体表现和改造情况来调整刑罚的轻重,使得刑罚的执行更加符合罪行的严重程度和罪犯的个人情况。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条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应当作出核准或者不核准死刑的裁定。对于不核准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回重新审判或者予以改判。
以上则是关于“死缓”的详细内容,法头条小编已经在上文中进行了讲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要是您在这方面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直接来电咨询我们法头条的在线律师。
-
个人所得税与居民收入息息相关,其起征点及税率调整直接影响税负水平。2025年我国延续每月5000元个税起征点,但通过专项附加扣除等政策进一步优化税收结构。例如,月收入1万元的工薪族,在扣除五险一金、专项附加扣除后,实际应纳税所得额可能低于5000元,从而无需缴税。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个人...时间:2025.07.09
-
头部轻伤二级鉴定是司法实践中处理人身伤害案件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加害人的法律责任与受害人的权益保障。2025年,我国司法鉴定领域仍沿用《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该标准对头部轻伤二级的判定作出了详细规定。法头条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将在下文中告诉大家“伤情鉴定”的相关问题。...时间:2025.07.09
-
医疗救助申请书是指由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申请人,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向当地民政部门或医保局等主管部门提交的一种书面申请材料。该申请书主要用于阐述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病情及医疗费用支出、家庭经济状况、申请救助的理由及诉求等内容,以便主管部门审核并决定是否给予医疗救助。关于“2025年医疗救助申请书怎样写?”的相...时间:2025.07.09
-
近期,“1 人非法炼 2540 公斤猪油”的消息引发热议。广西玉林的李某在无营业执照的情况下,于临时铁棚间歇性炼制猪油并销售,累计生产2540公斤,涉案金额1.59万元。好在这些猪油用作工业油脂,未流入食品领域。非法炼猪油可能涉及多种违法犯罪情形,下面小编从法律角度详细剖析。...时间:2025.07.09
-
刑事拘留作为刑事诉讼中的关键强制措施,其期限设定与后续处理直接关乎司法公正与当事人权益。我国刑事司法体系在既有法律框架下进一步强化程序规范,对刑事拘留的期限划分及37天后的处理路径作出明确界定。下面小编将系统解析拘留期限的差异化设置逻辑,并阐述37天临界点后的法律后果,为公众理解刑事诉讼流程提供专业指引。...时间:2025.07.09
-
与不满16岁的女孩同居是否违法,取决于女孩的具体年龄、双方的行为以及是否存在特殊职责关系。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尊重女孩的意愿和权利,避免任何形式的强迫或非法行为。但和14周岁以下的女生发生关系,不管是否出于自愿,都属于强奸。那就触犯刑法了,将受到刑事责任处罚。...时间:2025.07.09
-
欺诈立案必须满足的三个核心条件,一是需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了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二是案件需达到当地规定的数额标准,若情节显著轻微或危害不大,则不追究刑事责任。三是案件需由犯罪地或犯罪嫌疑人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管辖。...时间:2025.07.08
-
南京红老头事件因涉及持续骚扰、隐私泄露及网络暴力等行为引发社会关注。尽管具体案情需以司法机关调查为准,但从公开信息中可梳理出其行为可能触犯的刑事罪名。下面小编将剖析南京红老头可能涉及的犯罪行为,为公众理解网络空间中的刑事责任边界提供参考。...时间:2025.07.08
-
近日,“大学生打零工莫名成为4家公司高管”的新闻引发社会关注。涉事学生因身份信息被盗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登记为多家企业高管,不仅面临信用风险,更可能卷入法律纠纷。下面小编将从刑法视角解析利用他人信息注册公司的行为性质,结合相关法律条款与司法解释,厘清此类行为的刑事责任边界。...时间:2025.07.08
-
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取保候审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制度。取保候审时,缴纳保证金是常见方式之一,但很多人对保证金的数额、退还时间及流程存在疑问。下面小编将围绕取保保证金金额及退还流程这两个核心问题,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详细解答,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取保候审保证金的相关规定。...时间:2025.07.08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